成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29413.html
案例:
近日,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外院转入的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患者。
患者为77岁老年男性,平时身体健康,一日突然出现高热、气喘、乏力不适,前往外院就诊,胸部CT示大面积肺部实变影。次日夜间呼吸衰竭进行性加重,紧急转入医院ICU,转入后及时予有创呼吸机给予呼吸支持,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Ⅰ型呼吸衰竭,复查CT示左肺实变较前加重。
经完善床旁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外送肺泡灌洗液行NGS检查(二代基因测序),NGS检查明确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找到病因后,医院ICU团队进行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症状缓解。几日后,老人顺利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患者家属送来锦旗对ICU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为进一步增强鹦鹉热病例诊疗工作,ICU主任胡斌对全院临床医师开展鹦鹉热诊疗及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主动监测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降低病死率。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是人类、鸟类及一些哺乳动物均易感的自然疫源性衣原体病,原是鸟类的特种传染病,可传播于人,主要是由排出衣原体的鸟类及其污染物引起人类感染的,也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又名鸟疫、鸟热。
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传播。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尘埃或气溶胶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引发感染。
2.经皮肤、黏膜或消化道传播。带菌的分泌物、排泄物经皮肤、黏膜或消化道等途径引起感染。
人群易感性
人体普遍易感,各年龄段均有病例报告,以30~60岁多见。有报道称本病明显多发于男性。伴随饲养宠物热的兴起,人禽共居现象日益增多,给本病传播创造了条件。从事禽类、鸟类养殖、运输、交易、屠宰、加工等工作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周,长者可至45天。鹦鹉热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可缓慢起病,在3~4天或更长时间内体温逐渐升高,但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有全身不适,疲惫无力,纳差。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主诉,四肢和躯干肌痛可使患者不能站立,背部和颈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直可误诊为脑膜炎。部分病例有鼻出血或斑疹。约1周出现咳嗽,咳黏液或血性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出现黄疸则为累及肝脏。
恢复期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可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黄疸性肝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但均不多见。
轻者体征很少,仅咽充血及肺部局限性细小湿啰音,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肝、脾和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防控措施
1.对禽类、鸟类养殖和交易场所实行严格的检疫准入和隔离观察措施。不从疫区引入种群,运输过程要提供检疫证明。
2.定期对家禽、野禽养殖和交易场所及饲养笼器具进行卫生清理和预防性消毒。控制饲养密度,保持空气流通。
3.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前提下,及时扑杀患病动物做无害化处理,同时对饲养环境和笼器具等进行终末消毒。
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来源丨医院往期精彩内容,不看一下吗庐江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监督电话公布!全面禁烟!事关庐江所有党政机关!全面禁烟!事关庐江所有学校!健康庐江,全省二等奖!有一个名字叫——庐江卫健人编辑丨李军校对丨王建民审核丨左晓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