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骨科大型手术可以引起血液呈高凝状态。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骨科大手术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下肢的骨科手术也可以造成静脉的化学性、机械性和感染性损伤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因此骨科手术后很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静脉血栓也是人类死亡的常见病因,全世界每年死于该病者超过万人。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极高,死亡危险性比某些疾病高数千倍的疾病,因为深静脉血栓没有症状而长期被医生所忽视。常规尸检证明,住院死亡者10%~25%与肺栓塞有关,住院患者中约1%死于肺栓塞,且90%以上病根源于下肢深静脉,该病2/3的死亡发生在1~2小时内。
年,国外学者报道,未采取预防措施的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率为50%。~年12月间,中国人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63%。而最近发表的AIDA研究(亚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发生流行病学研究)更进一步明确了亚洲包括中国骨科大手术病人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西方国家同样高发。因此,亚洲病人骨科大手术后应采取与西方国家一样常规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那么针对骨科术后或其它疾病很可能引起的血栓问题如何预防及治疗呢?下面通过几项临床研究给大家带来答案。
一、蚓激酶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7例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性别、年龄与病程本组均系住院患者根据统一标准进行诊断。男11例(64.7%),女6例(35.3%);年龄27一75岁;病程3d一24d。
1.2发病类型、病因及部位发病1个月以内者为急性期,4例(23.5%),发病于1个月以上者为慢性期,13例(76.5%)。其中发生于手术后3例(17.67%),恶性肿瘤1例(5.9%),产后1例(5.9%),足部外伤1例(5.9%),长期卧床1例(5.9%),原因不明者10例(58.8%)。34例中发生于左下肢8例(47.1%),右下肢5例(29.4%),双下肢4例(23.5%)。
1.3治疗方法应用青岛双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蚓激酶胶囊(商品名普恩复),每日3次,每次mg,饭前半小时服用,45d为一疗程。
2.结果
2.1疗效评定本组患者经蚓激酶治疗后,按照统一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临床治愈8例(47.0%),显效5例(29.4%),进步2例(11.8%),无效2例(.8%)。4例急性期病人临床治愈3例。
2.2血液流变学检查治疗前纤维蛋白原(5.87±1.47)g/L,血小板聚集率(48.4±1.98)%;治疗后纤维蛋白原(3.68±0.82)g/L,血小板聚集率(32.6±0.65)%,治疗前后比较,二者均有显著下降(P0.01).
3.结论
蚓激酶对于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经临床验证安全有效,为DVT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二、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选择该部收治的26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組,采用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选择该部同期收治的26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2-76岁,中位年龄(68.5±46)岁。观察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63-75岁,中位年龄(68.3±42)岁。
2.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mg次,1次/d。针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氯吡格雷、蚓激酶进行治疗,选择硫酸氯吡格雷片,每75mg/次,1次/d,蚓激酶肠溶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每周进行1次彩超检查,每半个月检查血小板、凝血四项。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长时间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极为容易引发轻微的胃粘膜糜烂症状,所以观察组患者每间隔一个时间给予膜固思达、果胶铋辅助治疗,同时针对反酸嗳气患者,则需要给予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以此来改善患者存在的不适症状。
3.结果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观察组SF=36,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二。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没有发生消化道出血、其它脏器出血等不良反应。
4.结论氯吡格雷、蚓激酶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防止血栓再次形成,并且治疗过程中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1]宋金书,李静.蚓激酶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7例临床分析[J]《职业与健康》,,4(17):.
[2]昊楠,张威,冯俊岩,林海.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双足与疾病,,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