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
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于年引入中国市场,是世界上唯一的单一成分巴曲酶制剂。适用于急性脑梗死;改善各种闭塞性血管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炎、肺栓塞等)引起的缺血性症状;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振动病)。
药理作用
巴曲酶是蛇毒生物制剂,它的药理作用是多方位的,首先它能够降纤、间接溶栓、调节凝固纤溶系统失衡,其次,它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各因素,东菱迪芙可以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粘附和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和穿透能力,达到改善血流变学、改善微循环的目的。最为特殊的是,它还可以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并修复血管内皮细胞。
东菱迪芙临床应用东菱迪芙
安全性病例分享
一、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突然发生的(72小时以内)单侧耳或者双侧耳的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或者眩晕、头晕等前庭症状。
突发性聋的发病机制中血管因素是被最多说学者认可的致病因素。耳蜗及前庭的血管为终末动脉,血供调节有限对血流变化十分敏感,当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极易受累形成血液瘀滞、形成血栓导致局部组织灌注减少,损伤内耳功能。
1基本情况
主诉:突发左耳听力下降、耳鸣1周。
现病史: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持续性蝉鸣音),无其他症状,未正规治疗,既往体健。
查体:鼻腔粘膜慢性充血,中隔偏曲,双侧下鼻甲肥大,双侧中鼻道及嗅裂无新生物,无脓性分泌物,双侧鼻窦区无压痛。咽喉部:悬雍垂居中,咽部粘膜无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表面光滑,无充血。咽喉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
辅助检查:电测听(郑州**医院,-04-30):LAC:15-45-60-75-55-70-70dbLBC:05-40-75-55-70db。右耳听力正常。(图a)声阻抗(郑州**医院,-04-30):左耳-10dapa,右-20dapa。
2治疗过程
-04-30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减轻耳内水肿药物治疗,并急查血凝四项,待结果回示无凝血功能障碍后,当日给予巴曲酶10BU+生理盐水ml静脉点滴,后隔日改为巴曲酶5BU,用药前均复查凝血四项。患者应用巴曲酶1次后,即感耳鸣、耳闷症状有所改善。共应用巴曲酶4次,患者无耳鸣、耳闷症状,听力恢复基本恢复至发病前状态。复查电测听双耳听力曲线正常(图b)。继续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巩固治疗一周,患者未觉变化,于-05-14出院。
3总结分析
1、该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巴曲酶治疗,?经凝血功能检查跟踪及随访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听力提高明显。巴曲酶对改善该患者内耳动脉微循环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2、大量研究证实:巴曲酶具有显著改善血液高粘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保护并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的作用。?
3、巴曲酶是目前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突发性聋及耳鸣和眩晕的药物。?
4、巴曲酶临床应用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二、进展性脑梗死合并眼底出血使用巴曲酶降纤治疗
1基本情况
患者:孙某,男,57岁;
主诉:言语不利、右下肢无力8小时;
现病史:8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期间出现言语不利,可理解,不能言语,找词困难,伴有右侧肢体无力,无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入院查体:左侧:Chaddock征(+),Pussep征(-),巴氏征(-),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Chaddock征(+),Pussep征(-),巴氏征(-)。余检查正常;
既往史:脑梗塞病史1年余,遗留右侧、下肢脸部麻木,肌力尚可;糖尿病病史25年,1年前开始应用“甘舒霖30R早18U晚12U”,血糖波动在空腹8mmol/L,餐后10mmol/L左右;1年前曾出现右眼视物不清,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天前左眼视物不清,诊断为左眼底出血,给予“云南白药”止血治疗。
辅助检查:(.12.08,医院)头颅核磁示:左侧顶叶急性脑梗塞,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初步诊断:1.急性大面积脑梗塞
2.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
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扩容、强化降脂药物应用及对症支持治疗。
2治疗过程
入院第3天
入患者仍有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较前再次加重,肌力2-级。患者年轻治疗愿望强烈,但存在眼底出血,与脑梗死治疗存在矛盾性,可引发眼底出血加重。请眼科大夫会诊示先保证颅内疾病药物使用,若眼底出血加重,可行激光治疗。目前血凝四项正常,选择降纤治疗,给予巴曲酶10BU约1小时左右后,右侧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可在搀扶下自行行走,右手能持物。右下肢肌力4级,右上肢肌力近端4级,远端4-级。视物不清未加重,基本同前。
入院第5天
患者说话较前流畅,右侧肢体无力较前有力,可自行行走。运动系统:左侧: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Chaddock征(+),Pussep征(-),巴氏征(-)。右侧: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Chaddock征(+),Pussep征(-),巴氏征(-)。现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有效,继续给予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入院第6天至第22天
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经过治疗后,为再出现肢体无力加重,言语不利较前明显减轻。最终遗留吐字稍不清,右手持物不灵活。预后超出预期,家属非常满意。
3总结分析
患者急性眼底出血,在治疗急性眼底出血中使用促凝血药物,诱发患者出现脑梗死,且急性脑梗死病情进行性加重,在治疗上存在矛盾。在与患者家属及眼科医务人员沟通后,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巴曲酶应用。该药物使用约1小时后患者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效果满意。而且未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后导致的渗血。未诱发眼底出血加重。巴曲酶不但具有抗栓、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脑保护的作用,在阻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加重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病例也说明了巴曲酶具有稳定确切的疗效以及良好安全性。
三、下肢静脉广泛血栓形成
1基本情况
患者:女,65岁,于-09-02就诊;
主诉:左下肢肿痛1年,加重3天;
现病史:1年来患者因偏瘫长期卧床出现左下肢肿胀,无下肢发凉疼痛,无胸闷心慌,无咳嗽咳痰,未特殊处理;近2天左下肢肿胀突然加重并蔓延至整个左下肢,伴有左下肢酸疼不适,彩超显示:左下肢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及远端广泛低回声,考虑血栓形成;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余;脑梗塞病史6年余,遗留有左侧肢体偏瘫;
查体: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下肢明显肿胀,无下肢静脉曲张,无下肢色素沉着,腓肠肌有压痛,皮温高,右下肢无特殊异常,双下肢动脉搏动可触及;
辅助检查:彩超:左下肢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及远端广泛低回声充填,考虑血栓形成;左下肢大隐静脉可探及血流通过;
诊断:1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脑梗塞;3高血压。
2治疗使用药物及凝血指标变化
3总结分析
本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且拒绝手术治疗,因此住院期间全程药物治疗。患者入院时多次彩超显示下肢静脉广泛血栓,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弥漫性低回声充填,考虑下肢广泛血栓形成,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下肢肿胀明显减轻,两腿周径无明显差异。下肢静脉造影显示下肢深静脉广泛通畅,治疗效果理想。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期间多次凝血四项检查显示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说明巴曲酶能够激活纤溶系统,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对静脉血栓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本页内容仅限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临床治疗参阅说明书及相关指南。)
东菱迪芙江浙沪总经销
江苏美安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点击图片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