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化疗前,医生会根据病情,建议患者进行经外周深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PICC)。有的患者就会有疑问,“化疗不就是静脉输液吗?每天扎扎针不行吗?”“一根管子那么贵,一定要置吗?”
今天,MIKI老师就和您聊聊这个问题。
为什么建议做PICC置管术
所谓化疗就是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绝大部分化疗药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根据患者的情况,所需的化疗次数也不同,一般为4-8次。
化疗用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化疗期间反复静脉穿刺,容易损伤浅静脉血管内膜,引发平滑肌痉挛,并发血栓形成或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等。
而外周静脉输液过程中,化疗药物的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和软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组织损伤和溃烂,局部会出现红肿起泡,烧灼疼痛,溃疡经久不愈,坏死。严重者可能引起功能障碍。
所以,对于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症,医生会建议做PICC置管术。
近几年,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给药。操作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从患者手臂处的静脉进行穿刺(一般在病人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中任选一条),将PICC导管送达接近心脏的大静脉。
PICC导管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和静脉直接接触,不会对患者自己的血管造成损伤,而且大静脉处的血流非常快,可以起到稀释化疗药物的作用,进而减轻药物对患者的刺激。
PICC导管一般由特殊聚酯胺材料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宜折断,可以留置半年到一年。它能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和静脉炎的产生,避免渗漏性损伤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同时,PICC管路并不限制患者手部的活动,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树立患者坚持化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PICC的穿刺技术很安全,临床护士经过专业培训,持有PICC穿刺证即可操作。医院都在床旁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穿刺成功率很高。
PICC导管的家庭维护
很医院住院进行,两次化疗之间的间隔期要出院回家休养。所以,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掌握PICC管的家庭维护。
家庭维护最重要的几点注意事项如下:
1.妥善保管PICC穿刺手册。行导管穿刺之后,患者会拿到一本PICC导管维护手册,需要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妥善保管。手册上对于置管时间,置管深度,臂围都有标注。每次维护管路,使用管路的情况,也会记录在手册上。
2.穿刺后第一个24小时必须换药。之后穿刺处无感染、渗血,无异常情况时,每7日到专业的PICC门诊进行导管检查维护,更换敷料。
3.置管后,患者置管的那只手臂要避免提重的东西,还要避免经常过度弯曲导致导管破损。
4.在专业护士指导下学习妥善固定管路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穿脱衣服等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管路,避免管路拉拽,脱出。
5.保持贴膜完整密闭,发现敷料松开、穿刺点周围潮湿、红肿,有异常时,医院PICC门诊进行专业维护。
6.如果要进行洗澡,游泳等活动,要在专业护士指导下掌握导管的防水方法及注意事项。没有进行防水保护,不要浸水。
7.发现管路有任何异常要及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
mikis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