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相关信息详见文末
专业知识
1.C直流电一般用来治疗慢性炎症、皮肤缺血性溃疡、瘢痕粘连、血栓性浅静脉炎、骨折、神经损伤、关节炎、疼痛等。
2.B艾森克人格问卷是英国心理学家埃森克教授编制的,他分析归纳出三个维度,从而提出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向、情绪性和心理变态倾向。
3.E呼吸训练的禁忌证包括: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呼吸衰竭、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
4.A肌力评定的禁忌证是急性渗出性滑膜炎,疼痛、骨折,创伤未愈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5.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非手术治疗要点:戒烟、保暖以及防外伤,应用血管舒张药物和物理治疗。不适合长距离的步行训练
6.A关节源性挛缩可直接由关节构成体本身的病变引起,如软骨、滑膜和关节囊,通常这些组织的蜕变、急性损伤、炎症或感染是首发因素。
7.C传导性失语多见于侧颞叶峡部、岛叶皮质下的弓状束和联络纤维部位的损伤。
8.E。
9.B良肢位摆放:①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放于身前枕头上,自然伸展;②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肢自然前伸,掌心向上,上肢旋后;③仰卧位(过渡体位)时:患侧上肢自然伸展,掌心向上,上肢旋后。
10.B局部使用半湿生理盐水敷料,达到半干的时候换敷料。
11.C翻身时尽量伸直患肢。
12.E脊髓损伤后出现的麻痹性肠梗阻是因为反射性排便受到抑制。
13.B软组织轻度扭伤24h内禁止揉捏伤区,以免出血与损伤加重。
14.B肥厚性瘢痕往往局限于损伤范围,肥厚性瘢痕是皮肤真皮损伤后形成的色红、质硬、高出周围皮肤的病理结构肥厚。
15.EⅠ、Ⅱ级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Ⅲ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Ⅳ级用于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故选E
16.B紫外线可以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再经肝、肾羟化后的二羟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及骨组织钙化作用。波长~m的紫外线促维生素D2成作用较显著,故选B。
17.B急性感染治疗是以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合理选择物理因子、保持伤口清洁为原则。而支持疗法是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治疗
18.D冷冻疗法:治疗温度在0℃以下,其中-℃以下的治疗称为深度冷冻疗法。
19.B痉挛会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20.C哮喘的有氧运动训练主要在非发作期进行,必要时与药物治疗同时使用,运动可以诱发哮喘,特别是髙强度运动。因此,要避免跑步、跳绳之类的剧烈运动,但有氧运动也是治疗哮喘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运动方法的选择和运动过程的控制。有氧运动特别注意要有充分的准备和结束活动,运动时不可以有明显气喘,运动后不可以有显著疲劳感。
2l.C肩关节脱位康复治疗目的: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及重建旋转肌环带的稳定度,必须同时加强内旋和外旋肌;增强肩部及肩胛肌力的平衡和手臂动作的协调;恢复最大功能。
22.B对于急性炎症,紫外线疗法及超短波疗法效果最好,而红外线疗法、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则对慢性炎症疗效较好。
23.C髂腰肌、股四头肌、踝背屈肌、趾长伸肌、腓肠肌所代表的平面分别是L2、L3、L4、L5、S1
24.A溃痛、窦道、痿管形成,与滥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有着必然联系,再使用只会“雪上加霜”。应在増强全身营养、提高免疫功能的前提下,彻底淸除病灶内的不良肉芽和纤维组织后,根据吸收、修复和慢性迁延阶段选择物理治疗。
25.E脑瘫的作业治疗:①保持正常姿势:②促进手的静细功能和上肢功能的发育;③促进感觉、知觉功能的发育;④促进日常生活动作能力;⑤提高情绪的稳定和社会适应性;⑥矫形器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环境设施的改造等。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属于神经发育疗法。
26.A颅内压增高三主征为视盘水肿、呕吐、头痛
27.E高压氧治疗不直接缓解挛缩。
28.D共济失调的表现为上肢摇摆、醉汉步态,震颤,轮替运动障碍,辨距不良,肌张力低下,书写障尊,运动转换障碍,协同运动障碍等。其余选项均为不随意运动的表现。
29.A拇指对应C感觉平面,中指对应C感觉平面,小指为C感觉平面,乳线对应T感觉平面,腹股沟韧带中部对应T2感觉平面
30.C在磁场作用下,ATP酶活性增强,可使小肠的吸收功能加强;在磁场作用下,胆碱酯酶活牲増强,使肠道分泌减少,蠕动减慢,有利于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肠粘膜的吸收;磁场还有抗渗出的作用,有利于止泻;磁场的抗炎作用对于炎性腹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故选择C。
31.C胃下垂物理治疗方法:干扰电;调制中频电;运动疗法;其他
32.A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位感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适用于深感觉障碍、各种共济失调等。
33.AADL评定包括基本起居移动动作、身边动作(进食、更衣、洗澡等)、应用动作(家务、乘车、购物等)、交流能力本职工作能力、在家庭/单位中的作用、身心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只有A项符合,故选A。
34.B骨盆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腰腿痛;禁忌证:重度腰椎间盘突出、腰脊柱结核和肿瘤、骶髂关节结核、马尾肿瘤、急性化脓性脊柱炎、椎弓崩裂、脊髓压迫症状、脊柱失稳、重度骨质疏松症、孕妇、腰脊柱畸形、较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故正确答案为B。
35.A停止或不适合语言训练的情况是:全身状态不佳、意识障碍、重度痴呆、拒绝或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接受一段时间训练已达静止阶段
36.D残疾发生后患者有攻击性行为的,应暂停患者反感的康复治疗项目
37.BABC量表包括5个因子(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异常表现的项目。由患儿父母或与患儿共同生活达2周以上的人评定,适用年岭8个月28岁
38.ANorton量表评分分数等于或低于14分时,表明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39.A人体重心位于第2骶骨前缘。
40.C对已缓解的患者及病情继续进展的患者均应进行支持性康复,改善身体健康与心理状态,延长存活期,预防和减轻肿瘤残疾和并发症。
41.B以“鹦鹉学舌”为典型表现的失语为经皮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特点为词汇、语法错误紊乱,常答非所问,讲话内容无法使人真正了解。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突出为特点,患者能听懂的词和句却不能正确复述。球性失语即完全性失语,特点为语言功能各个方面受到严重损害,无任何语言,理解力丧失。
42.C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石蜡疗法的禁忌证
43.C单侧忽略评定的方法包括:分线段测验,划销测验,画图测验,空间表象试验,阅读试验,书写试验,ADL行为检查。A和B为视觉失认检查;D和E为视空间失认检查
44.D手部烧伤后正确姿势是:掌指关节屈曲40°-50°,指间关节伸展位,拇指外展对掌位。
45.C动力性运动数分钟之后,血压明显低于安静水平,可持续13小时,甚至可持续到13小时。长期训练后(1^2周以上)患者安静血压也可下降。其机制主要为:调整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外用阻力,降低血容量,内分泌调整,血管运动中枢适应性改变,纠正高血压危险因素。
46.B吸收修复和慢性迁延阶段应选用温热作用较强的物理因子,改的血液循环,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加速愈合,改善组织营养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物理治疗。阻止炎症发展、吸收和消散,是急性感染早期浸润阶段应选用物理因子治疗的目的。
47.A超短波疗法慎用于结缔组织増生性疾病。如瘢痕増生、软组织粘连、内脏粘连等。
48.E下肢“4”字试验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故答案为E。
49.A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最强的波长是mm
50.A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増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退行性病变,可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
51.C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炎,也称退行性关节炎,病理变化为软骨变性及软骨下病变。康复治疗不能促进软骨生长。
52.C全身训练主要采用有氧训练和医疗体操,包括下肢训练、上肢训练,以改善肌肉代谢肌力、全身运动时改善气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其中下肢训练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活动耐量,通常釆用有氧训练方法,COPD患者常有下肢肌力减退,使患者活动受限,因此下肢训练也应包括力量训练;上肢训练即手摇车训练及提重物训练,以运动时出现轻度气息、气促为宜。
53.B脑复苏是防止和减轻脑水肿、降低大脑耗氧量、减轻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和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措施。重点是防治脑水肿,主要包括脱水疗法、降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等。故答案为B。
54.A脊髓损伤后垫上运动训练包括翻身训练、牵伸训练、垫上支撑、垫上移动。
55.D浅部感染一般选择紫外线、辐射热和传导热的物理因子,如红外线、激光、微波等。超短波可穿透至较深部位,且在脂肪层易出现“脂肪过热”现象,对置的作用可达到骨。临床多用于深部感染
56.E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的疾病:例如脑血管病变、帕金森症、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脊髓膨出、脊髓损伤、骨盆腔的外伤或手术、感染性疾病。
57.E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训练的时间应选择在餐后1∽2小时
58.E冬季寒冷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发作因素,重视寒冷及冻伤的预防是防止该病发作的有效措施。
59.E急性感染治疗目的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促进炎症吸收或局限化,防止感染扩散或转为慢性。减少残疾发生是康复治疗的目的。
60.DC6脊髓感觉神经平面的关键点平面:拇指近端关节背侧皮肤。
61.D痉挛的康复治疗措施不包括选择性神经移植术
62.E排尿障碍的治疗措施包括直肠电刺激、饮水训练、药物治疗、间歇性导尿
63.E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理评定包括:智力测验、学习成绩和语言功能测定、注意测定、量表评定。量表评定包括感觉统合核对表、瑞文测试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不包括ABC量表。
64.C根据应用镇痛剂的种类和方式,将癌痛分为04级。0级:不需任何镇痛剂:1级:需麻醉性镇痛剂;2级:需口服麻醉剂;3级:需口服和(或)肌内注射麻醉剂:4级:需静脉注射麻醉剂
65.B佝偻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日光方法、紫外线照射、体位矫形、按摩疗法和户外活动等;不包括毫来波疗法。
66.BACDE为禁忌证。
67.E只有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才是绝对禁忌证。
68.B周围神经病损康复短期目标: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在神经损伤的恢复期,促进神经再生,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矫正畸形。周围神经病损康复治疗早期不适宜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过度刺激瘫痪的肌肉。
69.E腓肠肌主要参与步行周期中支持相的终末期。
70.E用于调整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紧张度的物理治疗是水疗法,常采用温水浴,全身气泡浴
71.E电兴奋疗法可用于改善睡眠
72.A骶裂孔注射是治疗下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
73.B摆动相早期需要屈髋、背屈踝及伸膝关节,所以B是参与的肌肉
74.A左侧忽略的患者,身体会向左侧倾斜
75.D痉挛型四肢瘫: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内外翻,拱背坐,腿反射亢进、踝阵挛、折刀征和锥体束征等;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主要包括舞蹈性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该型最明显特征是非对称性姿势,头部和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即进行某种动作时常夹杂许多多余动作,四肢、头部不停地晃动,难以自我控制。结合材料的叙述,选择D。
76.C评定方法包括小儿发育水平测定;躯体功能评定:如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原始反射或姿势性反射、平衡反应、协调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步态)评定:心理、智力及行为评定;言语功能评定;感觉、知觉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功能独立能力的评定
77.E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是功能训练。
78^81.ABBD患者双手麻木无力,颈椎颈神经根牵拉试验双侧阳性,T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稍亢进,双侧Hoffmann征(+),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故78应选A。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行颈椎駟RⅠ检査,重点了解颈髓矢状面及水平面的突出情况及椎管情况,故79题选B,其他检查侧重点不同或比较片面,不属最有意义的检查。临床颈椎病分型分6型,即: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以及颈肌型,其中神经根型最为常见,所以80题选B。脊髓型颈椎病先试行非手术疗法,如无明显疗效应尽早手术治疗。该类型禁用或慎用牵引治疗,特别是大重量牵引,以免引起瘫痪,故81题选D
82.BSEP是由周图神经电刺激产生的传入性冲动经神经丛、神经根至脊髓和脑干、大脑的整个过程所诱发出的电位,所以能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有评估作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损伤的远段的SEP消失;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可查到SEP,但可能是异常的。
83.A脊髓损伤的早期,尚未影响到周围神经的传导路径,所以其传导速度及波幅是正常的。
84-86.BBB
87-90.AECB大剂量超短波可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音频电疗法属于中频电,可镇痛、软化瘢痕,因此88题选择E。间动电疗法是将50Hz正弦交流电整流后叠加在直流电上构成一种脉冲电流,适用于神经痛、扭挫伤、肩关节炎等,因此89题选择C。骨折愈合后的关节僵硬可采用蜡疗
91^92.BE心血管患者不可能进行所有日常生活活动或职业活动,因此需要在确定患者的安全运动强度之后,根据MT选择合适的活动。职业活动(每天8小时)的平均能量消耗水平不应该超过患者蜂值MET的40%,日常活动峰值强度不可超过峰值MT的70%-80%
93~94.CB阅读中枢位于角回;听觉语言中枢位于第一额横回后部。
95-97.CAE
98^.BEC运动在学习法的原理是反复动作训练促进中枢运动功能重塑。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诱发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感觉整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题目见康复分享今天图文或者直接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