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医院使用独一味胶囊治疗浅静脉炎一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患者基本情况就诊时间:年2月28日
性别:女
年龄:35岁
主诉:右上肢局部疼痛伴皮下淤青2周。
病史:
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后发现/感觉右上肢局部疼痛。患者自觉疼痛呈游走性,疼痛消散后局部皮肤可见少量淤青。目前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临床检查查体:右前臂局部疼痛,呈条索状,沿血管走形。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均正常。
局部彩超:皮下脂肪层内见浅静脉局限性稍扩张,内径约2.6mm,透声稍差,CDFI:探头稍加压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其周围软组织回声增强模糊呈云雾状。
诊断与治疗诊断:
浅表静脉炎
处理措施:
独一味胶囊口服用于活血止痛治疗;Tid,3粒/次
治疗结果复诊时间:年3月7日(治疗一周后)
查体:右前臂疼痛已消失,原条索状皮下结节已消散;右上臂近肘关节处皮下淤青已吸收。
局部彩超:皮下软组织层内见浅静脉走形,内径约2.1mm,管壁欠光滑,CDFI:内血流信号充盈可。
治疗前后对比:
讨论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浅静脉炎临床特点:出现沿浅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结节,局部红肿热痛,约2-4周急性期后,条索状结节变硬,表面及周围皮肤遗留色素沉着。目前该疾病主要认为多由静脉血流淤滞、静脉壁的损伤及血液黏稠度增高所致。西医治疗选用肝素等抗凝、溶栓剂等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较差,副作用较大。中医辨证本病属于“恶脉”、“筋痹”范畴,多见于血热壅滞、络损致淤。
现代研究发现独一味胶囊具有镇痛(促进人体β-内啡肽)、抗炎(下调PGE2、TNF-α、IL-1β等炎症介质)、愈伤(促进VEGF、EGF生成)的作用。独一味胶囊的功能主治为: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在最新的《国家基药临床应用指南(版)》中提到其可用于“痹阻经络”所致的症状。
温馨提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答题页面,精美礼品等您来拿!(该活动仅限重庆地区)
点击“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