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5725.html
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STP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行部位,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或硬结节,触痛明显,以及可触及的条索样血栓,症状常会反复出现。一般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明确病情并且判断浅静脉血栓的范围。
为什么会发生浅静脉血栓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易感因素很多,通常可以归纳为Virchow三联症:即静脉内膜损伤、血液液滞缓慢和高凝状态。通常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引发静脉血栓。
(1)静脉内膜损伤
浅静脉内置管、刺激性药物、感染、外伤等都可能造成的浅静脉内膜损伤,从而引发血栓性浅静脉炎。
(2)血流缓慢
下肢静脉曲张,制动(如骨科手术后的卧床)等情况下血液淤滞,容易发生静脉血栓。
(3)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的情况
大手术后或者较大的创伤后,先天性凝血物质异常,凝血酶Ⅲ缺乏、纤维蛋白原升高、蛋白C缺乏、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GA突变等;妊娠和口服避孕药;激素治疗,恶性肿瘤如胰腺癌、乳腺癌、血液肿瘤、结肠癌等,自身免疫病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治疗方案
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1.血流速度缓慢的人长期卧床、心力衰竭、肿瘤压迫、静脉曲张及静脉瘤患者,妊娠妇女的血流速度均缓慢,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上,易于形成血栓而导致血栓性静脉炎。2.血液凝固性增高的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引起血栓形成。其他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失水、失血,也可引起血液浓缩,凝固性增高;血小板数量及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增加,可引起血液浓缩;若体内存在胰腺、肺脏的恶性肿瘤,可引起组织因子大量释放入血,激活凝血系统,亦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高,导致血栓性静脉炎。3.血管内膜受损的人有的患者静脉注入硬化剂、高渗溶液、抗肿瘤药物、造影剂,24小时静脉插管,肿瘤细胞侵犯及细菌感染,均可引起血管内膜受损,内膜损伤后粗糙不平,血小板易于黏附,从而引起血液凝固,促使血栓形成。4.患有风湿类疾病的人风湿侵犯血管壁引起血管发炎,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此类血栓性静脉炎往往呈游走性,治疗较为困难。作者:陈集志
编辑:胡文弋
图片:来自网络
药学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