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丨新冠病毒SARSCoV2还

澳大利亚随着各地开始正式解封,病毒所带来的阴霾似乎在这片大陆上正渐渐退散。然而,近日,在有三个人出现对蓝山山脉(BlueMountains)的鸟类疾病呈阳性反应后,澳大利亚新州NepeanBlueMountains地方卫生部门向本地居民又拉响了“鹦鹉热”警报。

(ABC悉尼:AmandaHoh)日前,澳洲几名当地人被确诊感染了一种新型的传染病。这些患者在感染后出现了发烧、恶寒、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与新冠的症状极其相似。但是通过病毒检测却发现,他们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来自新州Cargo的JohnSharp是一名修剪树枝的工人,他就是感染过这种疾病的其中一员。Sharp表示,他在感染后“住院大约10天才逐渐的恢复”,整整三周无法上班。卫生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这是因为他在修剪树枝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被鸟类污染的树枝,从而感染了该病毒。进一步检测后发现,这其实是由鸟类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被称为“鹦鹉热”。鹦鹉热是一种由于人类接触病鸟而发生的疾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并由某些鸟类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为鸟类和家禽的常见病。感染人后,轻型为流感样症状,重者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性肺炎,类似于目前新冠肺炎(COVID-19)。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3微米,是限定细胞内寄生物,有特殊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鹦鹉热衣原体(图片来自维基百科)传播途径:当人们吸入带有病原体的空气时即会感染鹦鹉热,养鸟者在清扫鸟笼,鸟粪,投喂饲料或抚弄爱鸟时,如不当心接触到可能时就会被感染。衣原体在鸟类间主要通过呼吸和粪到口的途径进行传播,饲料严重污染也会引起禽类疫情的暴发流行。《我们身边的人兽共患病》,秦川主编人类在感染后5到28天内会出现症状,初期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一周之后,大多数感染者会开始咳嗽,并且分泌少量粘痰,可能会出现肺部浸润性病变,需住院治疗。根据症状表现程度不一,轻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中度症状,但是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嗜睡、谵妄、木僵、抽搐,并可出现呼吸窘迫。此外,还有一些感染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等,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即使是在恢复期,也可能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可造成患者死亡。“鹦鹉热”可传染任何鸟类和家禽:(ABC悉尼:DavidWong)

兽医和禽类医学专家史黛西·盖利斯(StaceyGelis)表示,这种细菌在野生鸟类和圈养鸟类中都很常见,疫情可能会定期发生。盖利斯博士说:“鹦鹉或鸽子可能是我们所知的最常见的两个物种,但它会影响任何鸟类和家禽。”“有时候它们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所以看上去看起来很正常,有时甚至可以杀死它们。”他说,流鼻涕的眼睛,打喷嚏和绿色的粪便是受感染鸟类的一些症状。盖利斯博士说,他不鼓励人们亲吻他们的鸟,并建议主人使用消毒剂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清洁笼子。他说:“生物体在血液中扩散,然后随粪便,尿液或咳嗽而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排泄它。”他指出,新鸟类的主人应该对动物进行检疫,并由禽类兽医检查。

盖利斯博士说:“如果您要捡拾患病的野鸟,请戴手套或抓住毛巾,并迅速将其顺利送到兽医诊所,这样可以减少发生问题的风险。”而对于那些家中饲养鸟类的民众来说,要注意自家的宠物有没有抑郁、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这都是感染病菌的表现。一旦发现自家宠物出现相应症状应当尽快将其隔离,然后再为期进行治疗,以免自身受到感染。

活禽市场生物安全操作指南:

对于打算或者已经饲养了宠物鸟的人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操作指南:

1.向持牌动物售卖商购买禽鸟,切勿购买来历可疑或不明的宠物。

2.如家中有多个鸟笼,置放时应注意避免食物、羽毛或排泄物在它们之间传播(例如:不要堆叠鸟笼;邻近的鸟笼应采用侧面密实的箱子或隔板相隔)。

3.鸟笼及沾有禽鸟排泄物或分泌物的物件要定期彻底消毒。

A.清洁鸟笼或处理鸟类的粪便,分泌物或羽毛尘时,需戴上手套和外科口罩。

B.在清洁受污染的物件之前,应该使用水或消毒剂润湿表面,避免干扫或使用吸尘机/高压水枪,以尽量减少羽毛,尘埃和粪便的飞扬。

C.彻底用洗涤剂擦洗,去除所有粪便,然后消毒和用水冲洗所有物品.

D.还要记得在接触鸟类或其粪便后,用清水和皂液彻底洗手。

4.避免将禽鸟置放在过度挤逼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

5.隔离和尽快将带病禽鸟带到兽医处治疗。

6.避免与带病禽鸟有亲密接触。

参考链接: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jz/5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