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的眼力这些疗法,可曾见识过

医院订阅哦

临床护士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随时会遇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也因此随时都做好了应急抢救的准备。但是,我们却会忽略一些看似不怎么重要的治疗操作。接下来,笔者将呈现几组图片,看你是否曾见识过这些“疗法”。

1、青瓜片贴敷疗法

某日,笔者在某病区看到一术后病人上下唇之间贴了两个圆形青瓜片。经了解是陪护阿姨所为。

分析:

青瓜被保姆切成圆片状,放于上下唇之间。由于青瓜片比较厚,且贴于上下唇之间,如果病人一张嘴就有可能掉下来。

建议:

责任护士向陪护人员做好指导,建议用刨刀刨成长条状的薄片,分别贴敷在上唇和下唇,这样就不会影响病人的张口动作。

备注:据《本草纲目》记载,青瓜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之功效。其中,青瓜皮中含有较多的苦味素,是青瓜的营养精华所在。青瓜皮“味甘、性平”,能够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尤其能排毒、清肠、养颜。将青瓜削成薄片贴敷口唇、口周,能湿润口唇和口腔,还有清香味,能使患者口干感明显减轻。因此,价廉物美的青瓜皮贴敷疗法,常被用于术后禁食以及口干的病人。

2、硫酸镁湿敷疗法

某日,笔者在某病区发现一病人右前臂抬高,上面盖有一层纱布。经了解,患者右前臂皮肤感染,医嘱予硫酸镁湿敷疗法消肿止痛。

分析:

临床上常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疗法用于静脉炎、药物外渗、下肢丹毒等治疗。但在操作中存在如下问题,如纱布上的水分快速蒸发,湿敷时间短且药效难持久;纱布干后硫酸镁易形成结晶,对皮肤产生刺激;纱布易脱落,使用纱布过程中不断流淌的硫酸镁溶液浸湿床单及衣物后变硬,影响患者的舒适度等。

建议:

用无菌方纱布完全展开平铺成4层,用纱布浸湿50%硫酸镁后(以不滴水为度)敷于肿胀处,再用保鲜膜包裹纱布2周,上下范围超过纱布2cm,两端用胶布固定。每4h湿敷1次,每次湿敷1h,因硫酸镁湿敷达1h时,密闭在保鲜膜中的硫酸镁不断吸收肿胀组织中的水分使硫酸镁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低浓度的硫酸镁溶液不具有高渗消肿的药理作用。每次湿敷前均需对局部重新进行评估。

下图,是一造影剂外渗后的患者,采用硫酸镁纱布湿敷+外用一次性PE手套包裹+再用胶布固定的方法。这样既保证治疗效果,也不影响病人的舒适度。

3、生理性海水喷雾疗法

某日,科室收住了医院做完化疗后发热的肿瘤病人。责任护士在查房时发现其床头柜上放了一瓶ml的生理盐水和一只空的“生理性海水”鼻喷雾器。

经了解,该袋生理盐水是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配,已经使用了1月余,旁边的鼻喷雾器是3年前用下来的空瓶。据悉,家属每次在使用前会用水冲洗一下喷雾器,然后将生理盐水注入喷雾器中。

分析:

打开后的生理盐水有效期为24小时,鼻喷雾器为一次性使用。患者为了节省费用,故重复使用。因此,责任护士在查房时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jz/5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