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速记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西药一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不良反应——传统分类

A型

剂量相关,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和停药反应

(1)普萘洛尔→心脏传导阻滞

(2)抗胆碱药→口干

B型

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1)特异质反应:(G-6-PD)缺乏→溶血性贫血

(2)变态反应:氯霉素→过敏性休克

C型

(1)与药理作用无关;(2)背景发生率高;(3)无明确的时间关系;(4)潜伏期较长;(5)难以重复;(6)机制不清

非那西丁→间质性肾炎

抗疟药→视觉毒性

不良反应——按性质分类

后遗作用:①.苯二氮卓类→“宿醉”②.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首剂效应:哌唑嗪(常规剂量开始治疗)→血压骤降继发反应:长期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二重感染停药反应:普萘洛尔、可乐定(突然停药,血压升高)变态反应:1~3型(过敏、细胞、免疫复合物);4型(迟发型)

三致:致癌(抗肿瘤药)、致畸(抗肿瘤药、激素、沙利度胺)、致突变(烷化剂、咖啡)

不良反应——新分类(A~U和U类)

A类反应

最常见、剂量相关、可预知

B类反应

(过度反应/微生物反应)

药物促进微生物生长所致

特点:可预测、针对微生物

举例:抗生素的二重感染

不包括:药物致免疫抑制产生感染

C类反应

(化学反应)

化学刺激

特点:取决于浓度(而非剂量)、根据化学特性可预知(而非药理)

举例:药物外渗反应、静脉炎、注射疼痛、酸碱灼烧、接触性皮炎

D类反应

(给药反应)

剂型/给药方式所致

特点:改变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停止

举例:①.植入药引起周围炎症或纤维化;②.注射液中微粒引起血栓

E类反应

(撤药反应)

停药反应

特点:再次给药可改善

举例:阿片类、苯二氮卓类、三环类

F类反应

(家族性反应)

类似:特异质反应

特点:家族性遗传疾病

举例:苯丙酮尿酸症、G-6PD缺乏症、镰状细胞贫血病

G类反应

(基因毒性反应)

药物损伤基因,出现的致癌、致畸等不良反应

H类反应

(过敏反应)

特点:第二常见、药理学不能预测、与剂量无关、必须停药可改善

U类反应

(未分类反应)

举例:①.药源性味觉障碍;②.辛伐他汀所致的肌痛、横纹肌溶解症

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4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