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温度骤降,是脉管炎的高发季节。因为寒冷是脉管炎的诱因之一,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情况恶化,反复发作,专家表示,冬季一定要小心防范脉管炎发作。
45岁以上三高人群要警惕
中医将四肢的周围血管病叫做脉管炎,它包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变应性血管炎等十多种疾病。
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为主,少数病例病变可累及心、脑、肾、肠等脏器血管,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45岁以上的吸烟并患有三高症状的男性,要特别警惕!
冬季尤要小心脉管炎发作
脉管炎病程较长,从几个月到数年不等。导致脉管炎的原因很多,高危人群是三高人群、吸烟者、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者、寒冷潮湿地区居民、有家族遗传因素者等,以男性为主要群体。
寒冷是脉管炎的诱因之一,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情况恶化,反复发作,寒冷潮湿的环境会使肢体血管出现明显的收缩,血液循环的速度减慢,同时引起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
脉管炎的致残率很高!以下症状一定要警惕!
1、疼痛:在发病早期患处会发凉、麻木或足底紧感。长时间行走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胀痛或抽痛,休息缓解后行走又会出现这种症状。
2、发凉和感觉异常:可见脚或手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十分敏感,这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有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发凉程度也随之加重。有时还可出现针刺感、奇痒、麻木、烧灼等异常感觉。
3、皮色改变:在病变早期,缺血的趾(指)皮色可呈苍白色,后期可出现皮色紫绀。晚期患者足趾常呈暗紫红色,光薄发亮。
4、溃烂和坏疽:这是脉管炎后期严重的表现,可自行溃破,也可因局部加温、药物刺激、拔甲或损伤等原因诱发。有时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小的疮口久不愈合,有时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足(手)趾发黑坏死。
脉管炎的日常护理
1、避免寒冷刺激
在寒冷季节患者要注意保暖。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缺血引起的症状愈加严重,因此脉管炎患者更要注意肢体保暖。
脉管炎病人在家中调养需注意:(1)衣服宜宽大、保暖,不得过小、过紧,影响血液运行,更不可使患肢受寒。(2)冬季病人应准备特制的棉衣、棉袜、棉鞋以保护患肢,这些防寒衣物以穿脱方便、保暖性强为宜。(3)应用温水泡洗患肢,切勿用热水长时间泡脚。
2、不要吸烟
临床统计表明,吸烟与脉管炎密切相关。绝大多数脉管炎病人有长期、大量吸烟史,且吸烟越多,病情越重。脉管炎的复发,又大多与重新吸烟有关。因此预防和治疗脉管炎一定要戒烟。“烟与腿,二者不可兼得”。如果重度吸烟者出现下肢麻木、冷、痛或者行走一段距离后需要休息几分钟才可以继续行走时,就要高度警惕了,医院进行检查。
3、避免外伤
患者应避免外伤,特别是患肢。脉管炎病人肢体血液循环不畅,抗病能力差,受到外伤后伤口极易感染,创口不易愈合。所以患者必须要保护好患肢,病人须穿宽大、舒适的鞋袜,避免因局部摩擦引起擦伤;趾甲应及时修剪,以免过长撕裂损及皮肉,亦不得在修剪时损及皮肉;伤后不可擅自涂抹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以防引起化学性损伤以及局部组织受到更大的损害。
4、患肢锻炼
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而且可以使肢体的血流量增加,促使血管侧支循环,保持肢体活动能力。但患肢锻炼不能操之过急,活动量要适当(以不引起肢体疼痛为度)。因为患肢本身处于缺血状态,过度活动时必然加重症状。
5、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黑木耳,少吃或不吃黏性食物,如黏黍米面、年糕、芝麻糖之类,这些食物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而引起血栓形成,使原已狭窄的动脉完全阻塞。
6、其他注意事项
(1)坚持按时、按疗程服药治疗,不要任意中断。(2)在治疗期间,每天要保持足够的睡眠(8-12小时)。(3)服药中需忌酒及辛辣刺激食物。(4)不要擅自用药,特别是麻醉药、消炎药,越用病情越重,后果非常危险。(5)如有病情变化,医院进行诊治。(以上部分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医院陆炯教授
12月21日周六下午
13:30—17:00
医院血管外科
脉管炎、静脉炎、老烂腿、静脉曲张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病友
均可拨打电话提前预约
预约—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白癜风患者同享健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