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非常高的发病率,而且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约有10%—15%的成年男子和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大隐静脉曲张。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病不会自愈,吃药不管用,不及时治疗反而越来越严重,我国老百姓往往称其为“老烂腿”。
下肢静脉曲张具有遗传性
记者采访周围血管病专家黄岗得知,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导致血液蓄积下肢,进而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导致血管突出皮肤表面。
血管本身原因(先天遗传)方面,有些人的血管一出生就比别人的薄弱,容易发生曲张。后天原因方面,任何增加下肢静脉压力的因素都可能促使静脉曲张的发生,如重体力劳动、久站久坐、妊娠、肥胖等因素。
下肢静脉曲张高发人群。
症状复杂,小心“蚯蚓腿”变“烂腿”
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并不是很严重,患者只会感到腿部胀痛,容易产生疲劳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不重视、不积极治疗的原因,不过,随着病情的发展,危害将逐渐加重。
首期:站立时,患者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凸起(俗称“蚯蚓腿”),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感觉(治疗最佳时期)。
中期: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患肢常比对侧腿粗,一些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发生湿疹、瘀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晚期: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导致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患肢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严重的出现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病情发展图。
危害多多,严重者会截肢
危害1:水肿合并湿疹
由于静脉返流,导致患者常出现早上轻、晚上重的患肢水肿;水肿加重时,会引起湿疹。
危害2:静脉损伤
由于静脉壁薄弱,而静脉压较高,长期供血不足会引起患肢肌肉和脂肪组织萎缩,使曲张的组织凸现于皮下,容易引发溃疡,损伤静脉壁。
危害3:溃疡“老烂腿”
患肢皮肤瘙痒、糜烂以及溃疡,由于组织供血不足,溃疡组织会变薄,导致皮肤发黑发硬,直至坏死。
危害4:截肢
静脉曲张如形成“老烂腿”,若患者再患有其他疾病,而没有及时治疗,严重者最终会面临截肢危险。
危害5:静脉血栓(肺栓塞)
曲张的浅静脉易形成血栓,影响行走,如治疗不及时,会向上或向深静脉蔓延,造成深静脉血栓,加大肺栓塞风险,危及生命。
危害6:出血
曲张静脉所经过的区域,肢体皮肤会长期营养不良,一旦曲张静脉破裂,很容易引起患肢出血。
下肢静脉曲张久拖不治会引起黑腿、“老烂腿”。
“泰报微健康”健康知识堂专家简介:
黄岗: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年到中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进修,年曾出席美国纽约第36届国际外周血管病学术研讨会。擅长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黑腿、肿腿与“老烂腿”以及静脉炎、湿疹等并发症;每月10日至13医院坐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