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分类与危险因素二

化学性静脉炎是由输注的液体损伤静脉壁内膜上皮细胞所致。输注液体渗透压过高、浓度及酸碱度过高,输入刺激性药物,大量微粒污染的液体,以及输注速度过快等均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多发生于经外周静脉尤其小静脉输液时,如钢针及静脉留置针等。小静脉管腔小、血液流速慢,刺激性液体无法快速有效稀释,对静脉壁内皮细胞的刺激损伤剧烈而持久,通常离静脉导管越近,炎症越明显。疼痛为主要和首发症状,随后可能出现红肿、局部发热等,输液停止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化学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出现在以下方面:

1.危险因素

(l)静脉直径与输注速度:小静脉血液流速慢、压力低,无法承受快速输液,且对药物稀释有限。在快速输液时,静脉内压力骤然增加,可造成局部微循环内毛细血管压增高,血液成分透过血管壁向组织间隙转移,表现为局部疼痛及水肿。

(2)液体浓度与渗透压:正常血浆渗透压为~3l0mOsm/L.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晶体渗透压维持着细胞内外水平衡,如输入液体渗透压过高,将导致血管上皮细胞脱水,细胞连接间隙扩大,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向组织间隙转移。根据渗透压,可将液体分为高度危险(mOsm/L)、中度危险(-mOsm/L)及低度危险(mOsm/L)。渗透压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3)液体酸碱度:正常血液pH值为7.35—7.45。输入液体pH7.0为酸性,pH5.0为强酸性,pH9.0为强碱性。pH值在6—8的液体对静脉影响较小,pH值超过此范围的药物均可能损伤静脉内膜上皮细胞,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4)刺激性药物:主要指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对静脉内膜上皮细胞造成直接的损伤。尤其在管径小、流速慢的小静脉,细胞毒性药物在血液内不能得到充分稀释,局部持续高浓度将对静脉壁造成严重损伤。

(5)微粒污染:液体中的微粒进入静脉后,可能附着于任意静脉壁,特别是血液流速慢、血管内膜上皮已存在损伤的静脉,可加重炎症反应。

2.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反应轻,局部症状反应重。

(2)因化疗药、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网状或柱状红肿物,皮肤温度高,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有时伴有水肿。以后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变硬、血流缓慢,血管呈条索状改变,甚至阻塞。

(3)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临床上可见咖啡色血管,树杈样改变。

3.预防

(1)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目前有先进的输液工具(PICC、CVC、输液港等)可以减少这些药物对血管的破坏。

(2)提高护士静脉输液专业知识:在选择穿刺静脉时一定要明确患者输液治疗的目的、药物种类及治疗时间,根据治疗需要选择穿刺静脉及导管种类。

(3)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巡视病房,发现液体渗漏及时处理。

(4)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疗程、药物的性质、年龄等给患者推荐静脉输液工具,给予合理化的建议。

(5)合理选择血管:弹性好、粗、直,避开关节、神经、韧带,左、右交替的原则,外周血管(一根血管)化疗药物持续滴注的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一般不采用下肢静脉输注,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造成闭塞性静脉炎。

(6)正确掌握化疗药物的输注浓度和方法。化疗药物的稀释液大于20ml,先用生理盐水l0ml先抽回血,见回血再脉冲式冲管,化疗药物推注完毕后,再用生理盐水l0ml脉冲式冲管,两种药物之间间隔时间大于20分钟。

(7)适当控制输液速度。

(8)拔管技巧:①PICC、CVC、留置针:当液体输入完毕,用生理盐水l0ml脉冲式冲管,稀释肝素钠5~l0ml脉冲式冲管,余0.5~lml,正压封管。②头皮钢针:目前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使用的是头皮钢针输化疗药,当液体输入完毕,轻轻挤压输液管,使头皮针内有少许回血,用消毒棉签轻轻放在穿刺针眼上方2~5mm处,将针缓慢拔出,注意不要划伤皮肤;不要按揉局部针眼,避免拔针后淤血形成,局部按压5~10分钟。

4.处理

(1)一旦发现患者感觉注射部位疼痛,注药后加重或局部有肿胀时,须立即停止注药,不要拔出针头,用空针尽量回抽渗漏的药液(禁止护士抽有回血继续推注药液),然后用生理盐水5~l0ml推入皮下,稀释皮下渗漏的药液浓度,减轻局部刺激,拔针后用棉签按压穿刺点5~10分钟。

(2)抬高渗漏肢体24—48小时,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外渗药物的吸收,减轻局部组织肿胀。

(3)冷敷:蒽环类: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药物外渗,可使血管收缩,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4—6℃冰袋冷敷,1次/6小时,每次20~30分钟,48—72小时。同时涂上地塞米松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每天2次,直到红肿疼痛消失。

(4)热敷: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VCR(长春新碱)、VLB(长春花碱)、异长春花碱、长春瑞滨、顺铂等,24小时内局部热敷,20~30分/次,4—6次/天,热敷可使血管扩张,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与分散,减轻外渗药物对皮下组织的伤害。

……

传统治疗方法有其不足之处,比如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难以掌握热/冷敷合适的温度之后小编也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些现代水胶体敷料对于静脉输液反应的优势~

下期小编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其他类型静脉炎的相关内容。

内容来源:静脉输液治疗学

赞赏

长按







































浜戝崡涓撲笟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浠涔堟椂鍊欐不鐤楃櫧鐧滈鍚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