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甘露醇外渗,护理高手总结10大妙

甘露醇外渗的原因可能与反复输液或输注甘露醇导致患者的血管受到伤害,使得血管壁变脆、通透性增加而引起。

如果发生了甘露醇外渗,临床上常常采用硫酸镁热湿敷,但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案例分享:甘露醇外渗2例分析

先来看2个与甘露醇外渗有关的案例:

案例1:该案例由迪萍分享,中国护理管理推出,题为《甘露醇外渗危害大,防护措施这样做!》: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有图有真相: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案例2:该案例由陈轩分享,题为《一例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的护理及反思》: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案例分析:

从以上2个案例中可以得知,甘露醇输注部位都是手背,外渗后的处理都是硫酸镁湿敷,但处理的效果都不理想,最后发展到形成骨筋膜室综合症。

其中案例1请外科会诊后手术切开;案例2通过无菌技术下行穿刺减压术,并进一步采取了其他措施,包括地塞米松盐水湿敷、喜辽妥外涂以及如意金黄散湿敷等,经过1周的治疗,最终该伤口愈合。

众所周知,甘露醇作为高渗性液体,其外渗进入皮下组织,组织难以吸收而受损。

同时组织液压力升高造成渗透压梯度反差,使血管内液体渗入组织中,进而又加重了组织损伤,最终出现局部肿胀和皮肤损伤、坏死,甚至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恢复难度大,后果严重。

因此,临床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甘露醇药液外渗的发生。

十个要点:甘露醇外渗可防可控

有研究认为,静脉输注甘露醇发生外渗的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甘露醇本身的高刺激性、高渗透性;血管因素;环境温度因素;机械性损伤;疾病本身原因;技术因素等。

临床上可围绕高危因素制定护理干预对策,防患于未然。

1.制订输液计划:

临床上静脉输注甘露醇时,如使用时间≥3天,建议采用深静脉置管或者PICC等途径输注,既保证快速输注效果,又能避免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

2.正确选择血管:

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静脉,静脉直径要>3.0mm。每条血管在同一位置穿刺不超过3次,穿刺点距离应尽可能远,切忌反复穿刺,延长血管使用寿命。

3.提高穿刺技能:

定期开展静脉穿刺操作技术培训与考核,特别是针对特殊病人群体的穿刺技术培训与考核,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提高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熟练程度,避免因护士操作原因导致的药液外渗。

4.使用精密输液器:

20%甘露醇注射液在常温下存在微粒,是引发甘露醇外渗的危险因素,采用精密输液器可以有效过滤0.5mm以上的微粒,减少其在血管内的沉积,从而降低甘露醇药液外渗风险。

5.甘露醇预加温:

加温甘露醇温度至36.5℃左右输入,可提高疗效,减轻刺激。

加温甘露醇,可选择以下4种方法:

(1)电热开水器(将结晶的甘露醇放在电热开水器上方的顶部);

(2)电热台板(将甘露醇放在台板上,盖上棉布);

(3)暖气片(将甘露醇置于暖气片上);

(4)甘露醇加热袋(将甘露醇放入加热袋内,插入电源即可。网上有购)。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6.做好基础护理:

冬天保持室温25℃左右,穿刺肢体局部用热毛巾热敷,或在肢体下放置热水袋保温(防止烫伤),减轻环境因素刺激。

7.水胶体贴敷:

医院有水胶体透明贴,可以常规采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在穿刺点上血管走向8cm内皮肤。

水胶体敷料可以预防和治疗静脉炎、药物外渗等,临床上越早使用越好,能消除红肿,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和疼痛,有利于加速淤血消散。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备注:成人不建议在下肢静脉输液,题图是提供水胶体的贴敷方法。

使用时,可将敷贴预热,用手轻轻抚平,使敷料完全帖服于皮肤上,粘贴牢固,以确保治疗效果。

8.加强输液巡视: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留置针;输液期间嘱病人抬高输液侧肢体,且要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以减轻药液刺激。

评估病人外渗风险程度,建立巡视卡,每15min~30min常规巡视1次,巡视时,主动询问病人穿刺部位是否存在不适,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是否存在异常。

认真倾听病人及其家属主诉,对外渗风险程度高的病人增加巡视次数,必要时要全程陪伴病人完成输注,做好交接班。

9.正确拔针按压:

输液结束需拔针时,首先关闭调节器,而后迅速拔针,快速按压穿刺部位,切忌揉搓穿刺部位,按压时间3~5min,如为留置针建议按压5~10min,以避免因拔针不当造成血管损伤而导致药液外渗。

10.做好健康教育:

对意识清醒病人,告知病人静脉输注甘露醇发生外渗的表现和后果,一定要引起重视,注意在输注期间要减少肢体活动,随时观察穿刺部位。

如有疼痛或肿胀等异常感觉及表现,立即关闭输液器并按呼叫铃。

对昏迷病人,加强家属教育,提高家属对甘露醇外渗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使其具备观察和判断病人在输注期间是否发生药液外渗的能力。

做好输液肢体的保护工作,一旦发生,能够立即关闭输液器,报告护士,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李红赞,何茜茜,等.静脉输注甘露醇外渗的预防护理干预.护理研究,,32(21).

2.王良英.1例甘露醇外渗并发水泡的护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8(79).

3.陈轩.一例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的护理及反思.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3(18).

4.迪萍.甘露醇外渗危害大,防护措施这样做!中国护理管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zy/5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