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疼痛:
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是人类最原始、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痛苦,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疼痛医学的发展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有麻醉科医生开设疼痛门诊。50年代开始,医院又相继开设了疼痛科室,建立疼痛研究治疗中心。
随着年国际疼痛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热衷于疼痛医学的医务人员可以自主地研究和开展疼痛疾病的诊疗方法。
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了针刺麻痹(针麻),治疗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
年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相继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
随着国内疼痛医学的兴起,医院疼痛科的开设,年07月16日,卫生部签发了关于《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项目的通知文件,且确定“疼痛科”为临床一级诊疗科目,规医院率先开展疼痛诊疗服务。
疼痛医学发展障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知识的局限,大多数患者,包括一些医务人员都不了解疼痛医学的真正内涵,认识疼痛医学领域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疼痛治疗只是一种对症处理,不解决根本问题,即所谓“治标不治本”:
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传统的治疗手段是镇痛药物加按摩、牵引、热疗、针刺等,只解决“疼痛”问题,现在疼痛科多采用微创介入技术,对出了问题的神经进行营养、解压、调理、刺激甚至毁损等治疗,从而达到消炎、镇痛,阻断痛觉传导,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对疼痛疾病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且某些疾病的过程本身就是疼痛引起的恶性病理循环,解除疼痛就是治疗疾病,如带状疱疹。
误区二疼痛科医生只会开止疼药、打神经阻滞:
内科治疗以服药为主,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康复科以物理治疗为主,麻醉科主要解决围手术期的急性疼痛,而疼痛科则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首先针对临床相关科室治疗效果不好的各种疼痛,进行明确的诊断,然后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手段,无创、微创方法加以治疗,对于各类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科有其独特的微创技术,不用开刀,微创手术也仅需在局麻下进行即可,对病人创伤小,花费低。
误区三患者急病乱投医,频繁寻医找药,贻误病情:
对于急性的、由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我们应就诊相应科室,比如突发心绞痛我们就诊心内科、突发急腹症就诊普外科等,而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疼痛没有查出病因或查出病因目前无法根治的则需到疼痛科来治疗,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变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疼痛,疼痛更加剧烈,更加难治。
误区四疼痛治疗后是不是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人体的神经分为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等,疼痛的治疗,只是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或毁损痛觉纤维,并不影响其他神经。
疼痛科业务诊疗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身软组织损害所致的慢性疼痛;
2.需要介入毁损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3.药物镇痛无效需要微创治疗的癌痛;
4.不明原因的疼痛;
5.与神经相关的非疼痛性疾病。
以下疼痛临床综合分类疾病在相关学科治疗后基础疾病已基本治愈,但患者仍然不能缓解疼痛的,可到疼痛科就诊治疗。
1、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外伤后头痛。
2、颌面部痛: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面部器官源性疼痛。
3、项枕部疼痛:枕神经痛;乳突痛;颈项部肌筋膜痛。
4、颈肩痛:颈椎关节病;颈肩综合征;寰枕畸形;颈肋;肩周炎。
5、上肢痛:上肢血管性疼痛;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前斜角肌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
6、胸部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胸部手术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内脏器疾患侵犯胸壁神经痛。
7、腹痛:腹壁神经痛;腹壁静脉炎;手术后切口痛。
8、腰腿痛:神经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肢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脊椎手术失败综合征;风湿类风湿疼痛;强直性脊柱炎腰背痛;纤维肌痛症;红斑肢痛症;痛风性关节炎;下肢缺血性疼痛;末梢神经炎;跟痛症。
9、中枢性疼痛:由脊髓、脑干、丘脑、大脑皮层发出的刺激而引起的疼痛。
10、心理性疼痛:无明确的病变和组织损害而患者感到有顽固性疼痛。
11、癌性疼痛。
12、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不定陈述综合征。
疼痛科的诊疗技术一、冲击波治疗法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产生冲击波能量,通过探头将能量传递至体表,再透过软组织聚焦于治疗部位的方法,具有无创伤、起效快、有效率高,安全、副作用小的特点。
体外冲击波能够穿透如液体和软组织等弹性介质,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和扭拉力,其能量不容易被浅表组织吸收,而是直达人体深部组织发挥作用,引起细胞周围自由基改变而释放出抑制疼痛的物质,最终缓解症状。
适用于各类肌肉、筋筋膜、肌踺等软组织和关节的慢性疼痛,如肩周炎、肌腱炎、滑炎腱鞘炎、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
二、靶点射频镇痛术射频镇痛治疗过程中,在C臂机下进行准确定位,用一根直径只有0.7毫米的穿刺针,直接作用在病变的神经或其他组织上。整个操作过程精确、严谨,手术非常安全。适用于各类脊柱源性头痛、颈椎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等。
五大安全保证:1、精辨组织
2、鉴别神经
3、温度可控
4、精确定位
5、高效安全
三、PRP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富含PDGF、TGF-B、VEGF和EGF等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骨组织和软组织修复。
PRP中含大量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可清除局部病原体和坏死组织,大大增强局部抗感染能力。
纤维蛋白能在局部构建组织修复所需的三维结构,包裹血小板和白细胞,防止它们流失,为修复细胞的爬行提供支架。
四、臭氧大自血疗法适用于各类软组织疼痛、炎性疼痛、头痛、失眠等。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抽到一次性自体血血袋内,注入医用臭氧,经专用一次性臭氧大自血输血器将血液回输体内。经过臭氧的强氧化性使体内的炎症组织或感染灶中的细菌、真菌或病毒迅速歼灭;有害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细菌病毒分泌的毒物、各种致痛物都难以逃脱被臭氧灭活或氧化分解的命运,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三个激活
激活红细胞代谢,提高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增强组织对氧和ATP的利用。
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使血液中白细胞增加,噬菌能力增强,T活性淋巴细胞增加。
激活抗氧化酶系统,提高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水平,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轻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五、神经调控治疗1.脊髓电刺激治疗
目前主要用于疼痛治疗的是脊髓电刺激、周围神经电刺激和运动皮层电刺激。脊髓电刺激治疗,需要在脊髓的硬膜外间隙植入一根电极,通过电刺激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它不破环人体的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且它有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可随患者病情的变化在体外不断调节,使疼痛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
2.鞘内泵植入术
鞘内埋藏式吗啡泵置入术是将一种特制的导管放置于蛛网膜下腔相应部位,用皮下隧道方式将导管与输注泵相连,通过泵的电脑输注系统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同剂量的吗啡经导管持续、缓慢、均匀的输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中。由于吗啡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的内啡肽受体,微量吗啡即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其用量相当于口服用量的1/,减少了吗啡的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
1.微创: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短、住院时间短不会对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
2.可控:治疗过程可逆,可以进行体外无创性程控,调整刺激或用药参数。
3.精准高效:电刺激器直接针对靶点精准刺激,鞘内泵用药剂量大大小于口服用药,精准作用于特定区域,效果良好。
4.便捷:所有设备植入皮下,对日常生活无影响。
5.适用于所有顽固性疼痛。
六、微创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熟方法微创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熟方法。通俗地说,通过一个直径仅7mm的管道,利用人体自然通道椎间孔或椎板间进入椎管或者椎间盘,在内窥镜直视下精确摘除突出的病变组织。这种手术可在局麻条件下进行,具有操作精度高、人体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花费少,不损伤腰椎稳定结构等优点。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管内精准微创手术治疗的发展新方向。
优势:
1.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
2.手术安全性高,可视清晰操作下皮肤切口仅8mm如同一颗黄豆粒大小,有效避免操作失误的风险。
3.患者满意度高,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术后仅缝一针,远期疗效好,2-3日即可出院。
4.手术操作灵活,根据突出位置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操作入路,侧入或者后路。
瑞斯疼痛康复科医院疼痛康复引进现代康复理念与微创介入手术技术,以跨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为特色,整合国内疼痛康复专家资源;与悟恫医疗集团疼痛专家团队战略整合:拥有以刘延青教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为首的来自麻醉学、骨科学、神经学、中医学、康复医学及心理学的跨学科专家团队。开创了保守、微创、手术、康复于一体的“四阶梯诊疗”综合方案;形成以传统中医结合现代康复、物理治疗结合介入微创手术的疼痛诊疗全新模式。致力于为个案提供以疼痛预防、疼痛评估、疼痛治疗、微创手术、超强镇痛、个体化镇痛、家庭训练等一体化的疼痛整体解决方案,力争将专科建设成为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疼痛特色专科。
疼痛康复科诊疗范围---------------------------------
如果您身边
有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需求者
或骨康复老年康复需求者
请务必提前预约来院诊疗
莆田医院
—铸就康复希望拥抱健康未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