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男子患脉管炎双腿截肢,妻离子散,医

王先生一直都只是勤勤恳恳在工地上当着一个临时工,去年,他突然感觉自己下肢疼,脚上也不停长水泡。医院检查,自己在诊所偷偷配了一点药进行治疗。然而在今年一月份,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下肢发紫肿胀得吓人,路也走不了。医院进行检查,被诊断患有双下肢脉管炎、血栓形成。医生告诉他,如果想保命,必须截肢防止病情扩散,如果扩散到上半身,就连命也没有了。听到截肢,这个36岁的大男人,呆住了,接着在诊疗室里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我还有孩子和老婆啊,他们怎么办?怎么办啊?”医生告诉他另一个噩耗:另一条腿也必须高位截肢,否则就会有病情转移的危险,并危及生命。第一次截肢手术,早已经花完了家中的全部积蓄,而第二次截肢手术的费用,也是亲戚朋友凑的。截肢手术费用不算太高,而感染的痊愈遥遥无期,医院的抗感染治疗的费用又是一个无底洞。如果说,之前王先生还有一点自理能力的话,双腿高位截肢的他,丧失了最后一点行动的能力。医院做血管扩张治疗,每天都要注射抗生素和血管扩张类药物,要坚持到左腿不会阻塞感染才可以出院,后期还需要假肢才能有必要的劳动能力和行动能力。王先生说:“我不求能套上两个假肢,我只希望哪怕能有一条假肢,让我能够稍微自理一点,不想太拖累我的孩子。”

下面我们讲讲什么是脉管炎?

脉管炎全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狹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有家族遗传史者,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

脉管炎的主要症状

间歇性跛行,患肢酸、胀、麻、木、发凉或发热、静息痛、足趾或连同足部出现坏疽、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中、小动脉(最常见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将脉管炎的发展过程分三期: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后期(坏死期):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脉管炎如何保养?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绝对忌烟。吸烟是脉管炎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否彻底忌烟是脉管炎能否得到长期控制的关键。2、患肢保护。缺血肢体要防止外伤,平时应穿松软的鞋子,应很好保暖、适当透气,使脚处于温暖干燥环境。临床经常见因脚气或趾甲周围感染未及时治疗或拔甲后发生严重足趾坏死的情况,所以嵌甲、脚底部的老茧、鸡眼及脚气应谨慎治疗,必要时请周围血管病专家指导处理。患肢需要防止烫伤及冻伤,患肢病变到一定程度后,既不能冻伤,更不能烫伤,有的患者用热水泡脚,结果出现严重的足部变黑坏死。3、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运动,促进侧支血管的形成。

最后专家提醒广大患者朋友

脉管炎除了不会致死,很多地方和癌症相似:治疗难度大;患者痛苦强;患处会溃烂等等。其实脉管炎并非是绝症,一旦患上脉管炎,一定要尽早治疗,莫要等到后期发展太过严重才治,此时也许只有通过截肢来保住性命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sz/6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