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练临床执业医师速练,赶紧看自

1.单臀先露的两下肢姿势是

A、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

B、髋关节伸直,膝关节伸直

C、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

D、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

E、以上都不是

D

臀先露根据胎儿两下肢所取的姿势分为三类:1.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直伸,以臀部位先露。最多见。2.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胎儿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均屈曲有如盘膝坐,以臀部和双足为先露。较多见。3.不完全臀先露:以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或一足一膝为先露。膝先露是暂时的,产程开始后转为足先露。较少见。

2.初产妇,26岁。妊娠38周,规律宫缩8小时,宫口开大6cm,S+1,胎膜已破,胎儿体重估计g,BP/80mmHg,胎心次/分。4小时后肛査:宫口仍6cm,边薄,先露S+1,宫缩力弱,20秒/5~6分钟,胎心好。应诊断为

A、活跃期延长

B、活跃期停滞

C、滞产

D、潜伏期延长

E、第二产程停滞

B

4小时后肛查:宫口仍6cm,说明存在活跃期停滞。

3.典型羊水栓塞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急性左心衰竭

B、急性肝功能衰竭

C、急性肾功能衰竭

D、急性呼吸衰竭

E、急性DIC

D

典型羊水栓塞的临床经过分为三阶段:

1、呼吸循环衰竭和休克

2、DIC引起的出血

3、急性肾衰竭。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D答案。

4.初产妇,急产娩出一男婴,体重g,胎盘娩出后半小时内有较多量间歇性阴道出血,色红,宫底,宫颈及肌肉已注催产素10单位,再次查看胎盘完整,胎膜有一处见血管中断于胎膜边缘,究其出血原因最可能是

A、软产道损伤

B、胎盘残留

C、凝血功能障碍

D、胎盘剥离不全

E、产后宫缩乏力

B

本题很可能有副胎盘残留,故检查胎盘是完整的。产后出血时,胎盘胎儿面如有断裂血管,应想到副胎盘残留的可能。胎盘、胎膜残留:多发生于产后10日左右,残留的胎盘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机化,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暴露基底部血管,引起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以后反复出血或突然大量流血。检查发现子宫复旧不全,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组织。

5.产妇,32岁,剖宫产一男活婴,产后1周,寒战,高热,左下肢持续性疼痛1天,恶露量多,头晕,乏力,体温39.5℃,脉搏次/分,血压/70mmHg,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肌炎

B、盆腔结缔组织炎

C、血栓性静脉炎

D、盆腔腹膜炎

E、败血症

C

患者的高热、恶露量多是由于产褥感染造成的,而且血栓性静脉炎也是产褥感染的一种表现。本例出现了左下肢持续性疼痛,首先考虑血栓性静脉炎。促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静脉淤滞、血管损伤及高凝状状态。临床上很多涉及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均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常见者如下:①手术:特别是骨科、胸腔、腹腔及泌尿生殖系的手术;②肿瘤:胰腺、肺、生殖腺、乳腺及泌尿道恶性肿瘤;③外伤:特别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④长期卧床:如急性心肌梗死、中风、手术后;⑤妊娠、雌激素的作用;⑥高凝状态:抗凝血酶Ⅲ、C蛋白或S蛋白的缺乏,循环内狼疮抗凝物质、骨髓增生性疾病、异常纤维蛋白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⑦静脉炎及静脉介入诊断或治疗导致静脉损伤。以上各种病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并非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因素,如手术除可对局部静脉造成损伤外,术后长期卧床使静脉血液淤滞;大手术后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6.对于阴道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A、滴虫性阴道炎的治愈标准,是在滴虫转阴后每次月经后复查白带,3次阴性为治愈

B、念珠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应查尿糖、血糖,以了解是否伴有糖尿病

C、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原则是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

D、阴道炎病人在应用药物控制炎症外,宣传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E、阴道炎的治疗必须在局部用药外加全身抗炎治疗

E

阴道炎的治疗在局部用药外加全身抗炎治疗并不一定是必须的,有些仅用局部用药可以治疗。

7.女,35岁。腹痛,腹部肿块伴发热1周,不孕症10年(原发),查:T38.5℃,消瘦,心肺(-),下腹部可触及质韧肿块,压痛(+),活动欠佳,妇检:子宫常大,偏右,于子宫左可及新生儿头大肿块,触痛(+),曾用抗生素一周,体温及症状无缓解,如何处理

A、抗生素静脉、肌肉同时给药

B、抗生素应用的同时剖腹探查行脓肿切除或切开引流术

C、立即剖腹探查

D、应用退热药(激素等)并手术治疗

E、经阴道穿刺排脓

B

新生儿头大肿块,触痛(+),曾用抗生素一周,体温及症状无缓解,说明有盆腔脓肿。此时应将脓肿切除或切开引流,同时应用抗生素。故选B答案。

8.患者女性,28岁产妇,产后12日,发热、腹痛3日入院。T39.2℃,BP9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下腹压痛。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3个半月大,触痛明显。子宫右侧触及有压痛实性肿块。本例应诊断为

A、急性子宫肌炎

B、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C、弥漫性腹膜炎

D、急性子宫内膜炎

E、急性盆腔腹膜炎

B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热、寒战、腹痛、腹胀,检查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宫旁组织增厚,有时可触及肿块,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患者白细胞持续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

9.女,36岁,阴道分泌物多,伴腰酸,妇科检查:宫颈肥大,呈颗粒突起,波及面积不到2/3,该病人可能诊断为

A、颗粒型,轻度

B、乳突状,轻度

C、颗粒型,中度

D、颗粒型,重度

E、乳突型,中度

C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I)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Ⅱ)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Ⅲ)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按照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单纯型糜烂多是在炎症初期,糜烂表面平坦;颗粒型糜烂是单纯型糜烂进一步发展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为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是颗粒型糜烂没有及时治疗,表面不平的颗粒更加明显呈乳突状,称为乳突型糜烂。

10.女,36岁,阴道分泌物多,伴腰酸,妇科检查:宫颈肥大,呈颗粒突起,波及面积不到2/3,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Ⅱ级,对此病人最佳治疗为

A、宫颈锥切术

B、局部药物腐蚀、消炎

C、全身抗炎

D、物理治疗

E、手术切除子宫

D

物理治疗是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将宫颈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使其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创面愈合需3-4周,病变较深者约需6-8周。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

↓↓↓↓↓

二试会于11月23日-24日进行

只有12个地区的考生有机会

下面文都医考为你们准备了医师直播课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jz/6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