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真的可怕吗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也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一旦确诊肺癌就意味着被判了死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得了肺癌,我们还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选择,比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等。化疗作为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仍是肺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很多人对化疗存在很大的误解,甚至有种“谈化疗色变”的恐惧。提到化疗,你脑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头发全部掉光!

恶心、呕吐,生不如死!

身体完全垮掉!

甚至有人认为化疗比癌症本身还要可怕,在临床工作中也会遇到因为害怕化疗副作用而放弃治疗的。尤其是在本地区,很多晚期肺癌患者家属担心患者知道病情后心理崩溃,而对患者隐瞒病情,但又缺乏对化疗的了解,过于担心化疗副作用而放弃治疗。从而使得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了很好的延长存活的机会,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遗憾。

“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均有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毒药“砒霜”,这个被古代人用于杀人的武器,现在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白血病,并且疗效很好。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化疗副作用大到一般人无法耐受,我们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化疗药,在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化疗这种治疗方法早就被历史淘汰了!我们都知道,医院都设立日间化疗病房,也就是说,现在化疗的病人已经不需要住院了,直接在门诊就可以治疗。试想一下,如果化疗副作用很大,医院敢在门诊化疗。

化疗作为对抗癌细胞的重要武器,没有辨别能力,敌我不分,会杀死癌细胞,也会损伤体内部分正常细胞,可谓“杀敌一千,自损三百”。因此,总有人会纠结,疗效和伤害如何取舍?其实,这就像一场战争,既然是打仗,肯定会死人,重要的是,最终我们会打赢这次战斗!化疗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对症处理,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那么化疗有哪些副作用呢?作为呼吸科医生,平时接触的病人中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肺癌病人,我就工作中肺癌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及应对措施简单介绍一下。

1、消化道反应:包括纳差、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肝功能损害,严重时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发生率:大多数都会出现纳差、便秘,少部分会出现恶心、呕吐,少见腹泻,罕见电解质紊乱。

应对措施:可予托烷司琼(或阿扎司琼)、激素、胃复安等药物对症处理。病人可通过清淡饮食,避免过油腻、过饱减轻胃肠道不适。一般化疗结束一周以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血液学毒性:主要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可合并感染、出血。

发生率:大概不到三分之一。

应对措施:一般可通过自身恢复,部分需要应用升白细胞药物;需要输血者罕见。

3、药物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发生率:少见。

应对措施:对较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可预防应用激素及抗过敏药物,并在化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情况。

4、毛发、皮肤:脱发,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红肿、溃烂;

发生率:脱发常见,药物外渗情况罕见。

应对措施:脱发是暂时的,停用化疗药物后头发会恢复生长;通过输液港或留置针输液可预防药物外渗。

5、心血管毒性:如心肌传导系统损害、心律失常、动静脉炎;

发生率:少见。

应对措施:通过化疗前后监测心电图、血心肌酶来监测心血管毒性,一旦发生可应用相应药物处理。

6、泌尿生殖系统:如出血性膀胱炎、尿道炎、肾功能损害、生殖功能损害等;

发生率:少见。

应对措施:化疗过程中适当水化,多饮水。

7、神经系统毒性:周围神经炎等;

发生率:少见。

应对措施:暂停化疗药物,必要时可用营养神经药物。

现在网络发达,网上信息混杂,众说纷纭,希望大家面对癌症及化疗都能保持科学的态度,相信专科医生,不恐慌、不迷茫,不要轻易拒绝化疗!抗癌之路漫长,我们愿用科学为您赶走恐慌及阴霾。

陈碧博士团队将为您提供更多肺癌防治咨询

阅读更多肺部健康科普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jz/5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