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案例
肿瘤科病人,食管癌术后行首次化疗。患者以用PICC会发生感染为由拒绝使用,护士给予静脉留置针进行药物输注。行第二个疗程时,病人静脉条件差,加上化疗副作用,病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医嘱开静脉营养液输注。输液刚开始不久,病人便喊疼。护士查看后告知病人,疼是因为药物刺激,本组药中脂肪乳及氨基酸,高糖高盐等电解质都是高渗透压,要想减轻疼痛就得行PICC,患者仍拒绝使用。接下来的几天,穿刺变得越来越困难,几乎每天都要更换一个留置针。病人因输液时疼痛,频繁找护士要求处理。护士再次告知行PICC才可解决这问题,可病人坚持自己的意见。无论护士如何劝说,病人就表达一个意思:既不用PICC,又要保证不疼。该病人的责任护士向静疗小组发出了求助。
分析:
该案例集中了两个问题:
1患者怕感染拒绝使用PICC,如何降低感染发生率?
2遇到患者不配合,作为专业人员,如何进行评估,选择有利于患者安全的输注工具。
3工作中需要改进什么?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医院感染中11%-37%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有关。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为1.0-3.0/导管日,PICC为2.79-4.49/导管日。
造成感染的原因分析
人员知识缺乏,未接受有效培训(包括集束化策略、手卫生、置管操作及维护流程等相关知识)。感染防控意识欠缺,未定期评估导管通畅性及穿刺点情况。无菌观念不强,擦试接头时间少于15秒。
改进措施
1针对放置血管内导管的临床指征,放置导管的标准、步骤、维护以及适当的防止感染的措施三个方面,对临床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2放置和维护血管内导管的相关人员应定期获取指南信息,并遵照指南操作。
3只委派经过培训并有能力胜任的人员进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放置和维护。
接下来看看患者情况:肿瘤术后,用药周期长,需营养支持。化疗药属发疱剂,静脉营养渗透压高这些均不宜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
对不宜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使用留置针,护理人员将承担外渗,静脉炎等一系列风险。在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高的今天,别说我们工作有瑕疵,即便是完全按操作规程执行,也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在工作中要有风险意识,既保证患者安全也保护医护人员。制定输液方案时必须遵照行业相关指南及国内规范要求。
静脉输液的目标:
保护血管,成功穿刺,安全留置。面对种类不同的导管,形形色色的病人,护士是该听医生的,还是患者的?首先作为静脉输液的专业人员,护士在选择输液工具时应以血管保护为原则,根据治疗方案、患者情况和护理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该患者输液的目的是化疗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周期长。所输药物为刺激性、发疱剂、高渗透压,静脉条件差这些现状均不宜使用留置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出: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年《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明确指出:
一次性头皮钢针仅可用于单次给药,外周静脉短导管/中长度导管避免连续发疱剂输注,胃肠外营养,渗透压大于mosm/l的液体。输液通路装置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患者的临床结局,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应综合分析,有预见性进行护理而不是听从患者的要求。
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PICC留置时间长,可以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此患者不愿行PICC穿刺,是缘于对PICC的误解。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知识欠缺,护士要有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在护理工作出现问题时正确引导患者,详细讲解其穿刺过程和优点,使患者有充分的认识,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治疗方法。有时,也许护士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患者仍一时不能接受,然而护理工作还是要走在前面的。输液方案的制定不仅要保证患者安全,也要避免给医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使患者接受,必须对患者进行教育。
对患者教育时,态度要真诚,语言通俗易懂。
针对此病人的宣教:
1治疗目的,所用药物的性状,想要达到的预期的结果。坚持使用留置针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损伤已实实在在发生,长期刺激血管破坏严重,为后续治疗带来困难。在输液过程中病人还将面临液体外渗,静脉炎等风险。一旦发生外渗病人将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及额外的费用。使用PICC可降低外渗,减轻疼痛,避免反复穿刺。
2告知病人所有的操作均有风险,留置针、PICC都有感染的风险,但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的发生,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利弊。
3鼓励患者及家属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相关信息,比如听取病友意见,通过网络查询等。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生比护士更有权威性,病人对医生的依从性更高,因此在制定输液方案时要取得医生的配合。基于对患者安全考虑,护士要与医生做好沟通,共同说服患者,即便最终患者不同意,也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防患者发生病情变化,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经过临床护士和静疗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病人最终接受了PICC穿刺。护理是一门人文艺术,优质护理不单纯体现在硬件配备方面,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关怀才是工作中的软实力。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以一颗温柔心,关心体贴患者,动作轻柔,语言精准,态度和蔼,使患者在治疗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心情愉悦地配合治疗。
作者:刘转巧
单位:医院儿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