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血栓性静脉炎症状表现有哪些呢?血栓性静脉炎是血管外科的一种病症,是常见的一种血液病。了解血栓性静脉炎的早期症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预防治疗。
早期血栓性静脉炎症状表现
1.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常将其分为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和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两种。其区别主要是除病因外,前者多累及一条静脉并继续向上发展;而后者无一定形式,往往是一条或几条静脉同时或先后受累,此起彼伏地反复发作。
2.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按其发病原因分为;静脉注射硬化剂、高渗溶液、抗癌药物等,在内膜上引起化学性刺激,造成广泛性损伤,产生静脉炎并导致血栓形成的,称为化学性静脉炎。由静脉注射、长期插塑料管、打击、扭伤等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局限性静脉炎称外伤性静脉炎等。
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多见于下肢的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和上肢的静脉,常限于一条静脉,严重时向近端及其大的分支发展。急性发作时可以沿病变静脉触及疼痛和压痛的皮下硬索。或呈节段性分布的卵圆形结节。累及周围组织时发生静脉周围炎,以致相邻皮肤红肿和温度升高,可随皮肤移动。
发病后可能有轻度全身性症状,但白细胞一般不升高。痊愈时疼痛减轻,红肿消退,留下色素沉着斑或皮下硬索。当侧支循环建立和再通时,硬索亦可能逐渐消失。因系浅静脉病变,血液回流一般不受影响。故不引起肢端水肿,若并发深静脉病变或累及静脉瓣时,则可能发生严重组织水肿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
3.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累及浅静脉,而脑、肝、肾、肠系膜和肺等的深静脉亦可发生,但一般以下肢、臀和腹壁为常见。表现为节段性皮下硬索或硬结,有疼痛和压痛。相邻皮肤红肿,2~4周后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而在另一条或另一段静脉又发生新的损害。于是一部分消退,一部分新发,以致几个部位存在不同期的损害。
本病原因不明,但与两种疾病有密切关系:
①它往往是潜在性内脏癌的早期表现,原发性内脏癌涉及胃,肺、胰和胆囊等部位,而与胰腺体和胰尾部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②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密切关系,是其早期表现或整个病程中的一个阶段的临床表现,behcet病的血栓性静脉炎也可能属于这一类疾病,不同的是后者深和浅的不同管径静脉均可发病,而前者主要是侵袭浅层中小静脉。
消肿痛醋膏主要用于带状疱疹、血栓性静脉炎、流行性腮腺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等,具有抗血栓、收敛水疱、快速抗氧化、抗病毒的功效,用药后见效快,疗效持久,打破了“中药见效慢”的传统看法。
处方组成
1、黄柏
局麻作用,可能与干扰细胞膜的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有关。强效的广谱抗菌作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
2、生半夏
抗炎镇痛、抗血栓作用、维持免疫健康,促进受损细胞修复。
3、五倍子
收敛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抗氧化作用,比常用抗氧化剂维C、E都强。癌化学预防、抑制突变作用。
4、伸筋草
抗炎镇痛作用、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血小板聚集、
难忍肿痛立敷见效
消肿痛醋膏中的黄柏、生半夏、伸筋草均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急作用,对于软组织急性损伤、带状疱疹病毒侵蚀神经、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腮腺肿痛、静脉内血栓引起的静脉炎性疼痛,效果显著。将药膏涂抹于患处,30分钟左右即可明显减轻。
血栓性静脉炎的使用步骤:
1、清洁患部皮肤后,取适量本品用指腹于患部反复涂抹3-5分钟,涂抹时动作轻柔。
2、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部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医用胶布固定,12-24小时更换一次。
带状疱疹的使用步骤:
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部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医用胶布固定,12-24小时更换一次。症状重者,每日3-4次。
流行性腮腺炎
清洁患处皮肤,取适量药膏涂抹于患处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用医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一次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急性损伤24小时内,用冰敷或降温贴冰敷;24小时后清洁患处皮肤后,取适量本品用指腹于患部反复涂抹3-5分钟,涂抹时动作轻柔;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部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医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一次。
适用科室:血管、外科、肿瘤科、皮肤科、骨科、传染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