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现军大夫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心得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膜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临床分为浅层静脉炎和深层静脉炎两类。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腹部的浅层静脉,深层静脉炎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髂静脉。局部常见肿痛,皮肤颜色深红或紫暗。深层静脉炎可有下肢肿胀,严重的可出现溃疡感染。临床以下肢静脉炎最为常见。

1、病因病机

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局限性原发性的多由外伤、手术、静脉穿刺给药、卧床等发病,预后较好,很少复发。全身疾病继发的,多见于白塞氏病、变应性血管炎、闭塞性脉管炎、肿瘤等,易于反复,游走性发作。笔者认为,本病多发于阳热体质,外感湿热毒邪侵入,加之正气受损,无力抗邪,血脉瘀阻不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以实证居多,或实中挟虚。实者以血瘀、湿热、毒结为主,虚者多气虚。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2、治疗原则

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关键在于要把握整体,辨证施治。实者泻之,瘀者逐之,热者清之,毒者解之,结者散之,虚者补之。本病急性期多见血热壅滞,络损致瘀,治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遇风热或湿热致瘀者治以祛风,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慢性期多见气虚瘀留,治以益气活血利湿,兼以清热解毒。常取透脓散意,以益气扶正托毒为法。益气扶正药多选用黄芪、党参、太子参,托毒药多选用炮山甲、金银花、连翘、蚤休、板蓝根、蜂房等。扶正托毒的原则不但适用于疮疡,还可用于一切正虚无力祛毒外出的病症,如慢性骨髓炎、慢性关节炎、滑膜炎、骨结核、肿瘤(包括癌症)、股骨头坏死等疾病。静脉炎总属血管病变,瘀滞为患,故活血化瘀作为主法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湿热者常取四妙散(苍术易为白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加减。久病导致阳虚者配以温阳活血解毒法。

3、用药法则

活血化瘀药:当归、赤芍、白芍、桃仁、红花、藏红花、三七、丹参、川芎、丹皮、土元、牛膝、水蛭、苏木、血竭、乳香、没药、三棱、莪术、郁金、泽兰、坤草等。

补气药:黄芪、党参、白术、人参、西洋参等。

扶正托毒药:黄芪、炮山甲、皂角刺、蜂房、金银花、连翘等。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蚤休、土茯苓、蒲公英、大青叶等。

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苦参等。

利湿消肿药:苍术、白术、薏苡仁、泽泻、赤小豆、防己、猪苓、车前子、茯苓皮、冬瓜皮、生牡蛎、苦参、木瓜、生牡蛎等。

温经活血及温阳药:桂枝(温经)、肉桂、黑附子、鹿角霜、巴戟天、仙灵脾、仙茅等。

通络止痛药:全虫、蜈蚣、炮山甲、土元、血竭、乌蛇等。

软坚散结药:海藻、昆布、生牡蛎、制鳖甲、浙贝母、炮山甲、鸡内金等。

4、医案选介

案1张某,男,45岁。扭转时损伤下肢,右小腿肿胀4个月,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滑。证属:血瘀经络。治以活血祛瘀通经,方用抵当汤加减:水蛭6g、虻虫1.5g、土元10、大黄3g、当归30g、赤芍20g、丹参30g、桂枝10g、乌蛇10g、苏木10g。五付,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5付后肿胀减轻而疼重,小腿硬结有消减,项背部略感不舒,舌质紫暗,舌苔薄滑,脉沉缓。继用活血化瘀法。处方:当归30g、川芎15g、地龙10g、土元10g、丹参30g、桂枝10g、三七粉6g(冲服)、乌蛇10g、水蛭6g、赤芍15g、昆布30g、山楂30g。

三诊:右小腿硬结基本消退尚痛,颈部亦感轻快,内踝静脉扩张郁血,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迟缓。处方:当归30g、赤芍15g、丹参30g、焦山楂30g、黄芩10g、连翘30g、水蛭6g、苏木15g、乌蛇10g、桂枝10g、昆布30g、海藻30g。3剂,水煎服。

四诊:病情好转,转用益气温经活血法:桂枝10g、赤芍15g、丹参30g、水蛭6g、乌蛇10g、苏木10g、当归30g、川芎15g、云苓20g、白术15g、黄芪30g、陈皮10、生姜5片。七付,水煎服。

五诊:肿胀减轻,但蹲起疼痛,感冒咳嗽1天,头晕,咽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治以清肺利咽止咳。处方:大青叶30g、二花30g、连翘30g、射干10g、生石膏30g、杏仁10g、甘草10g、麻黄10g、贝母10g、陈皮10g、川朴10g、黄芪30g。五付,水煎服。

又诊:感冒咳嗽已愈,右小腿硬结已消退,胀减,疼痛加重,右肩臂后伸尚受限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处方:当归30g、川芎15g、赤芍15g、丹参30g、桂枝10g、葛根30g、水蛭6g、乌蛇10g、全虫10g、木瓜10g、川牛膝15g。3剂,水煎服。

病情有改善,3天前夜间突发性跳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处方:当归30g、川芎15g、赤芍15g、丹参30g、焦楂30g、丹皮15g、栀子10g、黄芩10g、连翘30g、水蛭6g、乌蛇10g、全虫10g。5剂,水煎服。

又诊:下肢肿胀硬结消退,右肩痛亦减,但后伸限制。用下方收功:昆布30g、海藻30g、苏木15、丹参30g、桂枝10g、水蛭6g、乌蛇10g、丹皮15g、连翘30g、黄芩10g、川牛膝15g。十五付,水煎服。

案2王某,男,47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小腿肿痛红肿发热有结节。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沉细。证属气虚血瘀,热毒凝滞。治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化瘀。处方:板兰根30g、连翘30g、菊花10g、二花30g、丹皮10g大黄3g、黄芩10g、黄芪30g、炮山甲(捣碎)10g、蜂房10g、水蛭10g、乌梢蛇10g。

二诊:近日因感冒发热咳嗽,调方如下:生石膏30g、麻黄10g、杏仁10g、甘草10g、鱼腥草15g、连翘10g、桔梗10g、川朴10g、半夏10g、马勃6g、射干10g、桑叶10g。另配丸药:制鳖甲g、炮山甲g、生牡蛎g、三七g、水蛭g、乌梢蛇g、昆布g、海藻g、鸡内金g、金钱草g、熊胆30g。水丸绿豆大,每服10g,一天3次。

又诊:发热已退,汗出口渴,左下肢肿,结节跳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沉细,处方:黄芪30g、白术15g、云苓15g、秦皮10g、马勃6g、鱼腥草15g、瓜蒌10g、桔梗10g、水蛭6g、乌蛇10g、文术10g、炮山甲10g(捣碎)、沉香粉1g(冲)。以上方加减并配丸药治疗2个多月而痊愈。

案3孙某,男,70岁。患右下肢静脉炎三个月,用西药青霉素及脉络宁等不见好转。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症见右下肢指凹性水肿,小腿肿胀疼痛,局部皮肤紫暗,行走困难,头晕,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数。证属气虚血瘀,无力祛毒,兼湿热毒为患。治以益气扶正托毒,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处方:板蓝根30g、连翘30g、菊花15g、金银花30g、丹皮15g、大黄3g、黄芩15g、黄芪30g、炮山甲10g、蜂房10g、水蛭6g、乌蛇10g、莪术10g、赤小豆30g、桂枝10g、当归30g、生姜5片。水煎服。

二诊:上方进10剂,右下肢水肿减轻,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皮色转红。继用益气活血,解毒利湿法。处方:黄芪30g、当归30g、丹参30g、桂枝10g、茯苓皮30g、薏苡仁30g、赤小豆30g、生牡蛎30g、苦参15g、黄柏10g。并配丸药:水蛭、三七、乌蛇、炮山甲、制鳖甲、海藻、莪术、蚤休、蜂房、全虫、黄连、沉香、丹皮、血竭等份为末,蜜丸,1次2丸,1日2次。治疗2个月,右下肢水肿肿痛消失,皮色恢复正常,行走自如,临床治愈。

案1由外伤导致,并有硬结形成,系瘀血为患,故自始至终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收功。案2气虚血瘀,热毒壅盛,故治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托毒。1、2案,治疗期间感冒咳嗽,外感对本病有一定影响,故治疗感冒标证十分重要。案3与案2相似,亦以益气活血,解毒利湿,并配以丸药取效。其中黄芪、炮山甲、金银花、蜂房配伍,扶正托毒力宏。

4.双下肢肿胀,大便稀,腹不痛,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处方:黄芪三十克、桂枝十克、赤芍二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白术十克(治疗脾虚便溏)、苏木十五克、全虫十克、仙茅、仙灵脾各十克、党参三十克、三七粉六克(冲服)。七付,水煎服。

二诊:双下肢肿胀,服用此方后肿胀消退,处方:黄芪三十克、桂枝十克、白芍十五克、甘草十克、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苏木十五克、莪朮十克、川牛膝十克。七付,水煎服。

5.血栓性静脉炎,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当归各三十克、川芎十克、丹参三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全虫十克、黄芪三十克、车前子十克、黄芩十五克。七付,水煎服。

又诊:血不利则为水,处方:板蓝根三十克、马勃十克、桑叶十克、连翘、蒲公英各三十克、黄芩十五克、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水蛭六克、白术十克、乌蛇十克、黄芪三十克(补气利水)。

6.静脉瓣膜病,左下肢肿胀,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当归各三十克、川芎十克、丹参三十克、葛根三十克、全虫十克、乌蛇十克、水蛭六克、赤芍二十克、莪朮十克。十付,水煎服。

7.下肢静脉炎,乃封闭下肢肌肉所致,右下肢肿痛,处方: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赤芍十五克、三七粉六克(冲服)、黄芩十克、桂枝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连翘三十克、白芷十克、蔓荆子十克、金银花三十克。七付,水煎服。

8.双下肢静脉炎(脉痹),下肢肿胀疼痛,色暗红,左下肢发热,多汗。证属气虚血瘀。处方:黄芪三十克、桂枝十克、赤芍二十克、丹参三十克、黄芩十克、黄连十克、上西吉三克、三七粉(冲服)六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当归三十克、连翘三十克。七付,水煎服。

二诊:胸闷,舌质紫暗,舌苔厚腻,处方:黄芪三十克、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赤芍十五克、莪朮十克、瓜蒌十五克、枳实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三七粉六克(冲服)、上西吉三克、苏木十五克。七付,水煎服。

9.深静脉炎,处方: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三七粉六克(冲服)、水蛭六克、乌蛇十克、木香十克、苏木十五克、连翘三十克、白术十五克、枳壳十五克、桂枝十克。七付,水煎服。

10.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下肢肿胀压痛,口渴,汗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处方:黄芪三十克、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桂枝十克、水蛭十克、乌蛇十克、茯苓皮三十克、薏苡仁三十克、赤小豆三十克、生牡蛎三十克、苦参十克、黄柏十克。十付,水煎服。

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小腿红肿疼痛发热结节,治以扶正托毒,处方:板蓝根、连翘各三十克、菊花十五克、金银花三十克、丹皮十克、上西吉三克、黄芩十克、黄芪三十克、炮山甲(捣碎)十克、蜂房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七付,水煎服。

二诊:因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用麻杏石甘汤化裁,调方如下:生石膏三十克、麻黄十克、杏仁十克、甘草十克、鱼腥草十五克、连翘十克、桔梗十克、厚朴十五克、半夏十克、马勃十克、射干十克、桑叶十克,另配丸药:制鳖甲、炮山甲、生牡蛎、三七、水蛭、乌蛇、昆布、海藻、鸡内金、金钱草各三十克、熊胆六十克,水丸绿豆大,每服十克,一天三次。

又诊:发热已经消退,汗出口渴,左下肢肿胀,结节跳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沉细,处方:黄芪三十克、白术十五克、茯苓十五克、秦皮十五克、马勃十克、鱼腥草十五克、瓜蒌十五克、桔梗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莪朮十克、炮山甲十克、沉香粉二克冲服。

12.下肢深静脉炎,处方:上西吉三克、桃仁、红花各十克、三七粉六克(冲服)、当归三十克、黄芪三十克、桂枝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苏木十五克、连翘三十克、黄芩十克。十四付,水煎服。

二诊:上西吉、黄连、黄芩、枳壳、当归、赤芍、水蛭、乌蛇、三七、连翘、丹皮、炮山甲。

又诊,用上方加黄芪、苏木、丹参,去茯苓、黄连、上西吉。又方,黄芪三十克、炮山甲十克、蚤休十克、蜂房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赤芍十五克、莪朮十克、当归三十克、三七粉六克(冲服)、苏木十五克、板蓝根三十克、金银花三十克。七付,水煎服。

13.血栓性静脉炎,左小腿疼痛,处方:上西吉三克、黄连十克、黄芩十克、枳实十五克、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连翘三十克、大青叶三十克、茵陈三十克、栀子十克。十付,水煎服。

14.静脉炎,小腿肌肉痛一年多,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腻。处方:黄芪三十克、当归三十克、赤芍十五克、桂枝十克、丹参三十克、枳壳十五克、槟榔十克、葛根三十克、三七粉六克(冲服)、白术十五克、木瓜十五克、乌蛇十克。另用醋倒入热水中热敷患处。

15.左下肢静脉炎,舌质红,苔腻,脉沉细数,处方:当归三十克、川芎十克、丹参三十克、苏木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三七粉六克(冲服)、黄芩十克、连翘十五克、上西吉三克、生姜五片为引。

16.血栓性静脉炎,左小腿明显肿胀,处方:黄芪三十克、川芎十五克、丹参三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黄芩十克、连翘三十克、丹皮十五克、赤小豆三十克、薏苡仁三十克、桂枝十克、生姜五片。十付,水煎服。

又诊:左小腿疼痛明显减轻,处方:黄芪三十克、当归三十克、丹参三十克、水蛭六克、乌蛇十克、桂枝十克、白术十五克、茯苓十五克、生牡蛎三十克、陈皮六克、生姜五片为引。七付,水煎服。

17.风湿性关节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畏寒,自汗,盗汗,口干渴,结节肿胀压痛,处方:黄芪三十克、红参十五克、白术十五克、白芍十五克、防己十五克、炮山甲(捣碎)、全虫十克(嘴嚼吃了)、秦艽十五克、板蓝根三十克、连翘三十克、炙甘草十克、葛根三十克、生姜。七付,水煎服。

郝现军大夫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jz/3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