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面之识血府逐瘀汤

朱孝璋

学习经历:年7月毕业于北医院,中医系中医全科;年3月至同年6月,在北京赛普零基础健身培训基地,高级私人教练。

工作经历:年10月至年7月,医院中医科针灸科理疗科实习;年7月至年12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大学城,吉大健身俱乐部担任高级私人教练。

专业:中医内科方向,中医针灸方向运动功能训练,塑形功能性训练快速增肌,运动损伤康复。

//////////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是王清任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首名方。

该方由11味中药组成: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是王清任在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和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芍药、熟地黄)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方。其中桃红四物汤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

主治: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燥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依据主治可见本方并不限于治疗胸中血瘀,也治头疼,失眠,肝经血滞。

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

血化下行不作劳。

病机:瘀血,是中医学所认识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子。感染、发热、出血、寒冷、长期的精神刺激特别是精神抑郁、外伤、久病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调,形成瘀血。

瘀血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有:1.疼痛部位多固定;2.出血易凝固,色紫黑;3.精神不安,烦躁,甚至发狂;4.舌质紫暗,面色晦暗。

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瘀”之证。

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肝经分支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憋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

依中医理论,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因此血府逐瘀汤主要治疗血瘀症,中医五脏为五藏,藏精气而不泻,心主血、肝藏血、脾化水谷,水谷化血,肺朝百脉,主气统摄血液、肾主水藏精,精血互生。不论怎么说,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部密布血管,血管中血液流通有问题,就会组织缺氧就是中医失去血液濡养,就会出问题甚至组织坏死。因此可见此方治病全靠治疗血液淤滞。

方解:

君药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

臣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

佐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

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

使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

以上诸药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以下一些疾患常见血府逐瘀汤证

——头痛类疾患。王清任说过:“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如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偏头痛、癫痫、颅脑创伤等。头痛多呈慢性化、顽固化。

——胸胁痛类疾患,如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胸膜炎、肋软骨炎、胸部外伤、肋间神经痛、矽肺等。胸胁苦满本是柴胡证,若疼痛不止而见舌质暗者,必用本方

——痉挛性疾患,如呃逆、神经性呕吐等。

——消化系统疾患,如粘连性肠梗阻、慢性肝炎、肝硬化、脾肿大等。

——妇产科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子宫外孕、闭经、更年期综合征、流产后腰痛出血、乳腺增生症等有瘀血指征者。辨证时除注意全身症状以外,月经方面的症状也不可忽视。如经期提前或推后、月经前乳房胀痛结块疼痛、腰酸重坠、月经色暗或血块等,可以帮助本方证的诊断。

——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脏瓣膜病、动脉炎、静脉炎等。临床见面色暗、唇暗红、舌暗紫、脉弦涩、皮肤干燥等。

——神经精神疾患,如顽固性失眠、神经症、夜游症、癫痫、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主诉症状大多重而复杂,病程亦较长,但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不见得很差。

——顽固性皮肤病,如慢性荨麻疹、湿疹、皮炎等见有紫斑、瘀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疼痛、肥厚者。

——眼科疾患,如眼底出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等。

现在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首选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根据卫生部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也就是五个人就有一个心脑血管已被确诊有问题,另外四个之间还有一个可能要得心脑血管疾病,这问题已经引起世卫组织高度重视。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5%。非常严重!!!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

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

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

导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高血压2.血液黏稠3.吸烟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5.酗酒6.糖尿病7.肥胖8.年龄

血府逐瘀汤应用范围广泛,方中又含有四逆散,因此治疗疾病多有情志问题,临床对出现以下情况的要注意本方证的存在:

①病程比较长,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者。中医有“久病入血”的说法,久治不愈而不见衰弱者,常考虑有瘀血。

②症状怪异、主诉复杂,这大多为神经症或精神病。

③患者精神状态尚佳,不现憔悴萎靡之态,特别是久病、久痛的患者。

④患者肌肉坚紧。

⑤有瘀血证。证见脉涩,舌暗有瘀点,舌下脉络暗紫,病处刺痛等淤血症状。

若方证相应的话,本方常可以收到比较快的效果,并无副作用。

治疗举例

顽固性偏头痛。某女,55岁,于年9月1日初诊。患者自述左则头痛时常发作近5年,每次发作时先感左则头部麻木、随后出现疼痛,其间有时有瞬间的如针刺样的痛,发作时只能服用止痛类药暂止一时。

来诊之前患者疼痛发作逐渐频繁,服用止痛类药已难止痛,诊见患者面色晦暗,痛苦表情,自述左则头部痛麻并存,时而痛如针刺,并时时作呕,心烦,晚上有口苦,上脘部有发热感;舌质淡红,脉弦涩。辨证为瘀血阻络。

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6克,赤芍9克,枳壳9克,甘草3克,生地15克,当归9克,红花6克,桃仁9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川牛膝10克,桔梗6克,地龙10克,鸡血藤15克,蒲公英30克,5剂愈。

患者于年8月23日因头痛再作复诊。诉:去年服上诊药五剂后,疼痛全好,因见病已好就未再来诊,此次因伤心事再度作痛,故再来求诊治。其证与前症基本相似,再以此方不变五剂。后头痛消失,再给5剂巩固。并抄方予患者,嘱如有再发,可用原方服用。

分析:临床中能用血府逐瘀汤治之病众多,关键是看医者如何辨证使用。此病例因乃头痛故重用川芎,加丹参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而用该方于头痛,临床多年来多遵循以下症状:

1)头部有外伤史者;

2)头痛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

3)头痛部位固定;

4)头痛剧烈,状如刀割、针刺,伴有恶心、呕吐;

5)头痛无明显表证,里热证,气虚痰饮等病因可查者;

6)头痛时间很长,或持续性,或头痛时作时止;

7)头疼伴随情志波动,抑郁或愤怒病情加重。

泓云堂的健康之门,永远为您打开。

您的健康,就是我们的追求。

徐州泓云堂中医门诊部







































白癜风秘方
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jz/2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