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肿瘤综合治疗科
-,
zlk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是一个有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
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内分泌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叫外分泌癌,二者恶性程度差异很大。
内分泌癌临床上比较少见,乔布斯罹患的就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不高,这类患者术后存活时间较长。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外分泌癌多数预后较差。临床上90%-95%的外分泌癌是导管细胞来源的胰腺癌,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确诊后一年死亡率高达95%-98%,也就是说95%左右的导管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时间,能活过五年的微乎其微。医学的发展使很多癌症已有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遗憾的是,胰腺癌恰恰是人们尚未攻克的癌症之一,从预防、诊断、治疗到预后效果都不理想,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有年轻化倾向。胰腺癌发生在胰头、胰体、胰尾的概率分别为75%、15%、10%。
病因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临床表现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
1.腹痛
腹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
2.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多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也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3.消化道症状
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
4.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5.腹部包块
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
6.症状性糖尿病
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也可表现为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既可以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也可以是促进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7.血栓性静脉炎
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
8.精神症状
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
9.腹水
一般出现在胰腺癌的晚期,多为癌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腹水可能为血性或浆液性,晚期恶病质的低蛋白血症也可引起腹水。
10.其他
此外,患者常有发热、明显乏力等表现。部分患者尚可有小关节红、肿、痛、热、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及原因不明的睾丸痛等。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胰腺癌转移而肿大发硬。
检查及诊断
1.肿瘤标志物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9%~81%,特异性可达到82%~90%。CA19-9可于胰腺癌发病前两年升高,故CA19-9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以早期发现胰腺癌。
2.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应当包括CT或MRI,多层螺旋CT(MDCT)目前是胰腺影像学首选的成像手段。病人有黄疸而且比较严重,经CT检查后不能确定诊断时,可选择ERCP和PTCD检查。对已确诊为胰腺癌但又无法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时,选择血管造影和(或)腹腔镜检查是有临床意义的。
3.对不能手术切除,也没有姑息手术指征的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拟行化疗和放疗时,行细针穿刺获取细胞学检查是必要的。
治疗
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或者为预防术后复发,可进行化、放疗。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胰腺癌的科普知识》及网络,转载仅作观点分享及医学普及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北京最正规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