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课堂
第3期
两种临床常用静脉化疗通路介绍
第一部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导言
随着化疗和静脉营养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静脉输液才能完成治疗。小编准备分两次把目前比较常用的2种可以长期使用而不需要反复静脉穿刺的输液手段做介绍。
本期介绍的第一种手段叫PICC。不过这可不是咱老百姓知道的某保险公司呵!这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的全称。另外一种手段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我们将在下期的科普小课堂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准备好小本本了吗?马上进入今天的科普小课堂。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
01
什么是PICC?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尖端插入并定位于上腔静脉,输注的药物可以直接流入比较粗的血管中,一方面可以避免化疗药物或是高浓度的营养液与手臂比较细的静脉直接接触,另一方面由于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PICC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图1PICC模式图
02
静脉选择
PICC置管通常放置在病人肘窝部比较粗的三根静脉中,从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中任选一条,导管顺着静脉送到上腔静脉。一般穿刺人员会选择弹性及显露性比较好的血管作为穿刺血管。医院引进了床旁超声,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寻找条件最佳的血管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图2PICC置管部位模式图
03
PICC置管的适应证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2)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3)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4)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5)外周血管条件不好,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医护人员为了保证PICC管路的长期使用,担心管路堵塞,如果外周有适合的血管,还是会优先从外周血管输注血制品。请听从医护人员建议。
04
PICC置管的禁忌证
(1)患者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如凝血机制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2)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3)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4)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5)局部组织因素,影响导管稳定性或通畅者。
(6)局部组织有活动性感染者。
05
PICC的优点
(1)PICC置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不会出现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且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受限制。
(2)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相比,PICC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3)PICC导管材料由特殊聚胺酯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导管非常柔软,不宜折断,在体内可留置6个月~1年,置管后的患者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听说一些国外的患者还能用穿刺的手臂打网球呢!(我们还不敢推荐这样使用)
(4)因导管可直接进入上腔静脉,此处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等。早期进行置管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静脉损伤,确保化疗过程中能有良好的静脉通道,顺利完成化疗。目前已成为危重病、化疗患者以及静脉营养支持和用药的一条方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通路。
06
PICC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持局部卫生清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定期换药和冲洗管路。
(2)洗澡时要用保鲜膜包裹穿刺部位,避免敷料潮湿,洗澡后最好更换敷料。
(3)如果发现敷料松开、潮湿时,随时更换。
(4)如穿刺部位有红肿、皮疹、渗出、过敏等异常情况,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确定处理方案。
听了这些介绍,你还害怕给自己或是家人安装PICC吗?
下一期的科普小课堂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敬请期待!
作者介绍
贾建新
主管护师呼吸内科二病房护士长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预防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实习基地教学老师。
擅长:从事多年肺癌专科护理、内科各类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患者护理等。作为临床研究护士参与多个国际、多中心及国内新药临床研究。在肺癌靶向药治疗、免疫治疗、化疗及各种肺癌并发症护理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往期回顾
支气管扩张小问答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
文字来源:贾建新
栏目负责:田欣伦
版面编辑:陈珂琪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kē
科
pǔ
普
xiǎo
小
kè
课
táng
堂
和我们一起
走向健康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