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琴
医院
目的:了解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彩超)引导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实用性与优越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年1月至年1月60例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PICC的患者,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为通过彩超引导评估血管情况,在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另一组仅使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盲穿,两组均跟踪并分析置管期间详细置管信息。结果: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的PICC从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穿刺点不适、导管堵塞、静脉血栓、静脉炎发生率等方向分析均优越于使用盲穿进行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论:彩超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的PICC穿刺极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且可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预防起着显著的效果,将是临床操作的主流选择。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引导;PICC;改良赛丁格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导入患者躯体,且末端位于体内中心静脉的导管穿刺技术,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过程且降低了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1]。尤其是外周血管通路不良且需长期输液的患者、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及胃肠外营养药物的患者、安置中心静脉导管风险较高的患者[2]。本院静脉输液小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成功后,随机抽取2年内60例PICC置管患者建立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0例患者采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对照组30例患者为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下的盲穿PICC,同时为两组患者成员建立跟踪手册,最终从各方面总结2年内PICC穿刺的实验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有外周静脉置管需求但无外周静脉置管条件的住院患者23例,需长期输注化疗药物或肠外营养药物的住院患者35例,选择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住院患者2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患者年龄均为18岁以上。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我院探头频率为3~12MHz的GELOGIQS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一台,美国Med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白斑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