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原因诊疗思路与补钾原则下篇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不好意思,本篇文章姗姗来迟,万望勿怪,今书接上文。上篇文章我们重点讨论了低钾(指血清钾,下同)的诊疗思路,主要包括:1、从血压方面入手;2、从尿钾方面入手。接下来的重点就该是低钾的治疗了。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临床上的补钾原则。

说到补钾,就不得不说补钾药品了。临床上的补钾药品有很多,主要有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谷氨酸钾、门冬氨酸钾镁等,还有一些补钾合剂,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关于补钾药物的选择,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氯化钾:含钾约13-14mmol/g,最常用,尤其适用于伴有低氯性碱中毒者;

(2)枸橼酸钾:含钾约9mmol/g,适用于伴高氯的低钾血症(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3)醋酸钾:含钾约10mmol/g,适用于伴高氯的低钾血症(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4)谷氨酸钾:含钾约4.5mmol/g,适用于肝功能衰竭伴低钾血症,少用;

(5)门冬氨酸钾镁:含钾3mmol/10ml,镁3.5mmol/10ml,门冬氨酸和镁有助于钾进入细胞内;

(6)补钾合剂:除含有钾外,大多含有其他成分,如蔗糖等,糖尿病患者需慎用。

本文将主要以大家最常用的氯化钾为例进行说明。

补钾之前首先应询问患者24小时尿量,如尿量>ml/d或>40ml/h,则给予补钾治疗(见尿补钾),当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有临床研究表明,当尿量>ml/d或>40ml/h补钾是比较安全的,对于重度以上的低钾,补钾条件可降低至尿量>ml/d或>30ml/h,而当尿量<ml/d或<20ml/h不支持补钾。因为这种情况下补钾很容易一过性转化为高钾(指血清钾,下同),高钾比低钾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宁低勿高”原则。

临床补钾有四大原则,被称之为“四大金刚”——即:泼法金刚、胜至金刚、大力金刚、永住金刚。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补钾方式---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临床上的补钾方式大致有3种,即口服补钾、静脉补钾(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口服+静脉联合补钾等。

1、口服补钾:经口服或经鼻胃管补钾,仍被认为是首选的给药途径。什么情况下可以口服补钾呢?

轻度低钾(K+在3.0-3.5mmol/L之间)者,可予以通过饮食或经口服补钾药物补钾。补钾药物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诉;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下图所示:

2、静脉补钾:当无法口服或中度(K+在2.5-3.0mmol/L之间)以上低钾者,可采用静脉补钾。常用量为将10%氯化钾15-30ml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ml中稀释并缓慢静脉滴注(这里指外周静脉补钾,中心静脉泵补钾另见下文)。

3、口服+静脉联合补钾:对于重度(K+<2.5mmol/L)以上低钾者,可予以立即口服10%氯化钾15-30ml(原液对消化道刺激较大,可兑水稀释)或枸橼酸钾40-80ml,迅速安全有效,然后再行静脉补钾。

★静脉补钾方法推荐:

1)初出茅庐---10%氯化钾30ml加入ml液体中,优点安全,大静脉即可;缺点补液量大。

2)融会贯通---10%氯化钾15ml微量泵加入35ml液体中,速度小于8ml/h,大静脉即可,补液量小;但补钾量不多。

3)炉火纯青---10%氯化钾15ml微量泵加入35ml液体中,速度8-20ml/h,优点安全,补液量小,补钾量多;对血管有刺激,一般需中心静脉,必要时心电监护。

4)登峰造极---10%氯化钾30ml微量泵加入20ml液体中,10-50ml/h,氯化钾0.75-3g/h(极量),必须心电监护,每小时测血气、电解质,配备抢救药品。

5)天外飞仙---10%氯化钾原液经中心静脉人工缓慢推注(速度比浓度更重要!!下文将提到)。需要心电监护、除颤仪、抢救药品、极强的心里素质和奉献精神。随身携带干粮、被褥,一旦失误有可能身败名裂;成功则可入选国手级别人物而名垂青史。有可查资料显示,抢救成功案例仅有2-3例,不具备上诉条件者切勿玩火自焚!!

☆关于静脉泵补钾:

①微量泵慢速给药时会存在针筒活塞爬行(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和流速波动问题,即部分时间针头处存在流速停止现象(液体湍流现象)。这时就会出现针头回血和凝血堵塞,在微量泵泵药同时吊瓶输盐水,才能保持输液通畅。

②微量泵速度>3ml/h时,基本不会堵管,可以不用另外滴注盐水。

③微量泵速度从0.1-99.9ml/h的波动范围,从机械学原理上看,如每次调0.1ml/h的微调是不准的;至少要达到0.5ml/h级别的调整才能保证准确性。而1-5ml/h调整级别是比较科学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上配液时要讲究技巧了。

二、补钾剂量---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补钾剂量是由低钾程度所决定的。下面是补钾量的计算公式:补充K+(mmol)=(预估值-实测K+值)×体重(Kg)×0.2。

K的分子量=39,KCl的分子量=74.5;所以1mmol的钾和1mmol的氯化钾所含的K+都是一样的,都是3.9g。但是1g的钾(1/39mol)和1g的氯化钾(1/74.5mol)不一样,1g的氯化钾含K+0.53g。

临床上补钾应以国际单位制换算缺钾3/39mol(3g)。如果以氯化钾来补K+是0.mmol×74.5g/mmol=mg=5.6g(简单换算大概是缺钾克数目×2)。如果用醋酸钾来补K+大概是7g,枸橼酸钾大概是8g,谷氨酸钾大概是17g。

而正常人每日生理需钾量一般约为3-6g(75-mmol)(该数值参考第8版《外科学》,也有人说为3-5g),用氯化钾来补大概需要10%KCl60-ml,可见,补钾和补氯化钾不是一回事。为方便记忆,下面以氯化钾为例,为大家进行具体说明。

轻度缺钾,K+在3.0-3.5mmol/L之间,需补钾mmol(相当于氯化钾8g),mmol钾是3.9g,如用氯化钾来补大概要8g;

中度缺钾,K+在2.5-3.0mmol/L之间,需补钾mmol(相当于氯化钾24g);

重度缺钾,K+在2.0-2.5mmol/L之间,需补钾mmol(相当于氯化钾40g)。

其中正常人生理需要钾量为3-6g,而一天最多可以补充氯化钾15g;否则补钾过多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或钾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故临床补钾有3、6、9的说法。那什么是3、6、9原则呢?

★临床补钾3、6、9原则:

指除生理需要钾量外,轻度缺钾1天额外补充氯化钾3g,中度缺钾1天额外补充氯化钾6g,重度缺钾1天额外补充氯化钾9g。如患者禁食水,则应加上每日生理补钾量,即加上氯化钾6g;如少量进食,则可酌情加生理量。尽量口服,见尿补钾。

三、补钾速度---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K+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小时才能达到细胞内、外的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离子的平衡时间约需1周或更长。故补钾速度不宜过快。

静脉补钾速度一般不超过10-20mmol/h(相当于0.75-1.5g/h),约为40-60滴/min,最高不超过40mmol/h(相当于3g/h),而当补钾速度超过80mmol/h时,即可发生心脏骤停。故补氯化钾的极量为3g/h(参考13版《实用内科学》)。当补钾速度10mmol/h时最好给予心电监护。但对于极重度低钾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或呼吸机麻痹而危及生命时,速度可达40-mmol/h。

常用的补钾方案有:①5%GSml+10%KCl15ml,30滴/min;②10%KCl15ml+NS35ml,5ml/h;③10%KCl30ml+25%MgSO44ml+NS16ml,15ml/h,每2小时复查血钾水平。

四、补钾浓度---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对于补钾浓度,临床上的长期共识是:每ml液体的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L,即ml液体加氯化钾不宜超过3g(指外周静脉)。这个理论的依据在于高浓度的钾离子可以引起心脏骤停。由于常规静滴速度不可能很快,故3‰氯化钾浓度是在循证医学中探索的安全浓度,不建议外周静脉氯化钾浓度超过4.5‰,一般静脉补钾我们不要越雷池一步。

但近年来由于静脉微量泵的出现,规定的补钾浓度出现了瓶颈;经验证,实际上引起心脏骤停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单位时间内流经心脏的K+浓度。因此,对于单位时间补钾总量的控制才是更加科学的。故就上文中提到的,将10%氯化钾原液经中心静脉人工缓慢推注补钾也是可行的,只要你能控制好单位时间内的钾离子浓度!

所以,在13版实用内科学中,不再规定补钾浓度上限,而是对补钾速度做出严格限制。即速度比浓度更重要!

五、其他补钾---注意事项

1)对于缺钾同时伴有低镁、低钙血症时,补钾的同时应予以补镁、补钙。

2)对于难治性低钾,应注意有无碱中毒存在,并予以纠正。

3)注意预防“一过性高钾”。对于静脉补钾速度>20mmol/h或浓度>60mmol/L时,应连续监测心电图,并每2小时测一次血钾。

4)停止补钾指征:①血钾达到目标值4.0mmol/L;②对于停止静脉补钾24小时后,血钾恢复至3.5mmol/L,仍表示体内缺钾约10%,可改为口服补钾,一般补钾4-6天,严重者需10-20天方可使细胞内缺钾纠正。

本篇文章重点讲述了补钾的“四大原则”,从补钾方式、补钾剂量、补钾速度、补钾浓度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希望对广大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但临床补液技能如瀚海般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之功蹴就,故须我辈当于实践中累积经验,万事了然于胸,方能游刃有余,不负此心。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低钾原因、诊疗思路与补钾原则(上篇)

低钾原因、诊疗思路与补钾原则(中篇)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饮食

孕期如何防治低钾

感谢您对本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jz/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