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11844.html
对肿瘤患者而言,放置PICC导管就是打通体内的一条“战斗通道”,化疗给药通过这里进入血管去杀灭癌细胞。但是由于化疗周期长,PICC留置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肿胀、渗血、血肿、静脉血栓(VTE)、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问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为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年6月,医院(医院)内科十二(肿瘤科二、放射治疗科)护理单元副护士长袁月从患者需求出发,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在延边州内率先开展了《可调高度肢体抬高装置联合改良手臂操降低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新技术,目前这项护理新技术已在科室开展应用60余例,且效果显著,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认可。
“护士,我这胳膊一直用棉被垫高,时间长了特别不舒服,我能不能放平活动一下……”在护理工作中,袁月经常能听到PICC置管术后患者这样的诉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PICC置管术后有效地抬高肢体可以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抬高装置,有不少患者无法按要求抬高肢体或是无法坚持下去,这也是目前导致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袁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可调高度的肢体抬高装置”,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有效解决了患者的上述诉求。
本专利的优点主要有:①通过凹槽、活动装置的设计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在进行肢体抬高的过程中从被动变为主动,主观上愿意接受并坚持下去;②通过上下固定带的设计可以进行有效固定,保证患者长时间输液时肢体抬高姿势的准确性;③通过高度可调垫的设计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随意调节肢体的抬高角度及高度,保证患者需抬高肢体的各种治疗需求;④通过可拆卸布套的设计,满足患者使用过程中清洁的需求;另外,本专利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专利不仅仅填补了临床护理工作中PICC置管术后患者无法有效抬高肢体的空白,也能帮助静脉曲张、VTE、DVT、肢体骨折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等需要肢体抬高的患者。通过有效地抬高肢体,提高了舒适度、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从而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为了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腋静脉及锁骨下两处的血栓发生,袁月在此基础上,还对手臂操进行了改良,新编了一套操,在科室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改良的手臂操,在原手臂操基础上增加旋转肩关节(手臂与身体始终呈90°)、屈上肢90°扩胸运动,置管侧与非置管侧肢体同时进行,双腿屈膝90°原地踏步运动,每日早、中、晚三次,每个动作40次,由护理人员不定期抽查其健身操锻炼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并要求患者家属主动参与其中,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家属照顾能力。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更要学会创新,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此项护理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就是护理人员日复一日对患者身体及病情的细心观察、用心照护和对本职工作热爱的具体表现,不仅方便了PICC置管术后患者,也让临床护理服务更有温度,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在以后的工作中,全体护理人员将继续以精湛的技术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共同努力,用智慧和力量为患者提供更温馨、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宣传统战部供稿
医院(医院)
预约挂号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