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李家村,有这样一个人,30医院的“铁饭碗”,扎根农村为村民服务。村民生病他24小时随叫随到,有钱没钱都看病给药。他收入微薄却对患者毫不吝啬,帮扶过的患者不计其数,累计垫支药费达20万元……他,就是被吉林省授予“最美乡村医生”称号的丁晓东。
丁晓东翻看村民健康档案
放弃城市“铁饭碗”回到乡村当医生
初见丁晓东,是在李家村卫生室。他穿着一件白大褂,正翻看村民健康档案,瘦长的身材略显单薄,戴着眼镜的脸庞布满了皱纹。
丁晓东今年64岁,年大专毕业被分医院上班。他原本打算留在城市发展,可在回乡探亲时发现,农村村民就医难、看病难,更需要像他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年,丁晓东毅然放弃家人眼中的城市“铁饭碗”,回到母亲的老家李家村当起了一名乡村医生。
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源于丁晓东儿时惨痛的经历。他两岁时意外摔伤,由于救治不及时,造成胸椎融合变形、脊柱后凸,留下终身残疾。
为此,丁晓东懂事起便有一种情怀,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不让自己的遗憾在其他人身上重演。
“我要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不会因为缺医少药耽误救治,造成一个人的悲剧乃至一家人的遗憾。”
十里八屯“活地图”骑坏3辆自行车
丁晓东到村民家为其检查
李家村地处山区,是距离江北乡最远的一个村,包括16个社,7个自然屯,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社屯距离村卫生室十几公里,外人难摸清哪道沟哪道岭里住着人。
30年在各村屯间奔走出诊两万余次,丁晓东用双脚丈量这片土地,把自己变成了十里八屯的“活地图”。
所有村民的身体情况、家庭位置,丁晓东都记在了心里:“卫生室为全村人建了健康档案,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