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临床应用中难免会出现并发症,导管滑脱虽然较少但也有发生。发生导管滑脱,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也给临床护士带来了困惑,因此,应注意防范。
案例:PICC导管滑脱
-06-:00,责任护士在入院评估时发现患者周某PICC导管部分滑出,体内尚有29cm长(穿刺时体内导管为43cm),导管维护时间是6月2日。从照片上可以看出,透明敷贴已卷边。
导管滑脱原因分析:
如果敷贴没有卷边、松脱,该患者按常规更换敷贴时间应该是6月9日。经了解,患者想着隔一天就要住院了,医院维护,且夏天出汗多,敷贴容易卷边。因此,上述种种原因导致该PICC导管滑脱14cm。
导管部分滑脱后是留是拔?PICC导管部分滑脱后是继续保留导管,还是拔除后重新留置?要结合案例具体分析。
经了解,该患者是晚期肿瘤患者,后续还有4次化疗,化疗结束后可能还需继续治疗,因此,责任护士决定将导管拔除,向患者做好解释,建议重新留置。
PICC经上腔静脉途径置管,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为上腔静脉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但不能进入右心房,胸片显示T5~T7间。这一位置可以让导管在静脉管腔内自由浮动,并且与静脉管壁保持平行,从而减少血栓与感染的发生。
当导管滑脱14cm后,PICC导管尖端位置就不在理想的位置。PICC导管尖端位置过浅,容易导致静脉或静脉支流的血栓形成、导管异位到非中心静脉。
有研究认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1/3段或更浅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度是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或更深位置的16倍。上腔静脉上段在奇静脉汇入之前,血流量并不是最大,并且导管头端位置越高,意味着导管与静脉壁所成角度较大,越容易造成对静脉壁的损伤,多个因素叠加,更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另外,如果导管位置过浅,由于血流速度有限,上腔静脉管壁内皮细胞层会受到腐蚀性或细胞毒性药物的损伤。
综上所述,责任护士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防管道滑脱患者宣教很重要
规范维护对延长PICC使用时间,减低置管并发症极为重要。PICC导管护理的小常识
1.PICC对日常生活、工作,如吃饭、洗漱、做家务、打电脑等不受影响。
2.要学会每天至少一次自我评估穿刺点的情况,如有红肿医院就诊。
3.穿刺24小时内穿刺侧的肢体减少活动,避免穿刺点出血,穿刺侧手臂不宜负重,避免导管与血管壁的摩擦产生静脉炎等。也不要过度的弯曲、伸展穿刺侧的手臂,以免导管滑脱。发生静脉炎时,要抬高患侧手臂,以利血液回流。
4.携带导管时可以沐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每次沐浴前用保鲜薄膜包裹穿刺点上下至少10cm,上下边缘用胶布紧贴,以防浸湿局部,沐浴后尽快用干毛巾擦干局部,如有潮湿及时更换。
5.每周应按时进行导管冲洗、更换贴膜和肝素帽/输液接头1次,并用10ml以上生理盐水作脉冲式冲管。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或潮湿需及时更换。导管维护和使用须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完成。
6.如对透明贴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时,应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间隔时间。
参考文献:
1、ICU护理之家.管路护理与管路滑脱防范措施.
2、钟华荪,李柳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3、静脉治疗公益平台.再谈PICC导管护理常识.
作者单位:医院
董明芬
主任护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