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打针哪个好

口服PK输液

感冒了,真难受,吃药太慢,医院打吊瓶,好的快!

错误认知

大多数老百姓认为打针比吃药起效快,“医院输液”成为部分患者的错误认知。我们通常所说的“打针”和“吃药”是按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的分类。

那么常见的给药途径有哪些呢?

01口服给药

口服,即通常所说的吃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优点:方便、安全、经济、患者的顺应性好。缺点:起效慢,药物吸收易受食物以及患者生理条件影响。口服给药后药物一般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对于一些轻症的患者,如普通感冒与腹泻等,选择口服给药就能达到治疗目的;另外,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推荐口服给药。

02注射给药

注射,即通常所说的打针。优点: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缺点:成本高,需用注射器,患者的接受程度差,静脉输液易发生输液反应、过敏反应,严重者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也有引起感染、传播疾病、静脉炎等风险。静脉注射的药物可以直接入血进入体循环,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的药物也能很快被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注射给药特别适用于急救病人、失去知觉或不能吞咽的患者。另外,对于在胃肠道内容易降解以及口服吸收非常困难的药物,如胰岛素、青霉素等,首选注射给药。

输液会引起不良反应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通过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占62.8%。而在注射给药途径造成的不良反应中,静脉注射给药占92.5%,其他注射给药占7.5%。医院已经取消成人门诊输液,并明确了无需进行输液治疗的疾病种类。

输液or口服

所以,“打针”和“吃药”各有利弊,虽然说打针起效快,但是打针不如吃药安全,治疗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很大的风险。患者要知道任何疾病都有一个自然转归期,药物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定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说“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绝不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通常是患者最后一步才选用的给药方式。总之,患者要听从医生安排,根据病情、药物和个人身体情况,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作者简介

王宁,主管药师,临床药师(神经内科方向),执业药师。山西医科大学药剂学硕士。渭南市临床药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供稿:王宁主管药师

编辑:范蒲迎主管药师

审核:雷平山主任药师

医院药剂科

您和家人的用药小助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9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