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每日一练day39

护考倒计时距年护考倒计时62天每日一练(day39)

1.肠梗阻的四大症状不包括

A.腹痛

B.呕吐

C.腹胀

D.停止排气排便

E.缺水征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1.E肠梗阻的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

2.高位小肠梗阻除腹痛外,主要症状是

A.腹胀

B.停止排气排便

C.呕吐

D.血便

E.腹部包块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2.C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

3.肠套叠患儿大便性状为

A.黏液血便

B.脓血便

C.果酱样血便

D.柏油便

E.白陶土色便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3.C肠套叠患儿在发病后6~12小时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或做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

4.患儿,2岁,平素体健,因阵发性哭闹,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拒食、出汗,急诊入院,诊断为肠套叠,家长非常担心患儿,不断询问医护人员患儿情况。护士用病理图片(如图)向家长讲解该疾病时,不正确的是

A.该病多见于2岁内婴幼儿

B.患儿出现腹泻应及时治疗

C.患儿粪便可呈果酱样黏液血便

D.禁忌灌肠治疗

E.安慰患儿,避免哭闹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4.D肠套叠时,首选空气灌肠治疗。

5.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不包括

A.持续性剧烈腹痛

B.呕吐带臭味的粪样物

C.腹膜刺激征

D.触及有固定压痛的包块

E.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5.E一般认为出现下列征象应疑有绞窄性肠梗阻:腹痛发作间隙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腹胀不对称。可排除血性黏液样粪便。体征:腹部有固定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有时可触及有压痛的肠袢包块,腹腔内有渗液,可有移动性浊音。

6.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时,正确的措施为

A.去枕平卧位

B.胃肠减压

C.及早进食

D.吗啡镇痛

E.高压灌肠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6.B急性肠梗阻患者为减轻肠道压力,应采取半卧位而非去枕平卧位,故排除A;在梗阻未解除时应禁食,故C不对;D选项镇痛会掩盖病情的发展,可排除;E选项高压灌肠会增加肠腔内压力,亦禁止使用;而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吸出胃肠内气体和液体,降低肠腔内压力,减轻腹胀,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故选B。

7.患者,女性,40岁,因急性肠梗阻频繁呕吐,出现口渴、尿少、脱水征、血压偏低。进行液体疗法时应首先静脉滴注下列哪种液体

A.5%葡萄糖液

B.右旋糖酐

C.5%葡萄糖盐水

D.复方氯化钠

E.0.3%氯化钾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7.C急性肠梗阻病人呕吐后出现的是等渗性缺水,一般补液时先给予平衡盐溶液。

8.麦氏点位于

A.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

B.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

C.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内1/3交界处

D.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内1/3交界处

E.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2/3交界处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8.B麦氏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9.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阑尾炎术后给予半卧位的主要目的

A.利于呼吸

B.减轻切口张力

C.预防肠粘连

D.利于腹腔引流

E.腹腔渗液积聚于盆腔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9.C急性阑尾炎术后给予半卧位或斜坡卧位的目的是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半卧位时,膈肌会下降,故利于呼吸。腹腔积液会积聚于盆腔,利于腹腔引流。但不能预防肠粘连。

10.阑尾炎症时可引起

A.小肠脓肿

B.结肠脓肿

C.胰腺脓肿

D.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E.脾脓肿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10.D门静脉炎:少见。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轻度黄疸、肝肿大、剑突下压痛等。如病情加重会导致全身性感染,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治疗除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外,应及时手术处理阑尾及其他感染灶。

本套丛书紧扣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简称《大纲》),立足大中专院校考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大纲》基本考点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在《大纲》基本考试要求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章节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优化,并将难点、重点、高频考点通过图文、图表、口诀等形式进行总结,让考生备考更加轻松、高效!

购书请联系:-、-

或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6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