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

每年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医院神经内科、心内科的病人明显就多了起来,有人是觉得不舒服病情有变来复查的,但更多的,是要求打静脉点滴,他们说:

?“冬季要打点滴冲一冲血管”;

?“打点点滴保险,护心又护脑”;

?“患过脑梗塞的人冬季打点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而且相对其他季节,冬季的运动少,饮食多,这些因素更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但是,每年靠住院这几天、十几天的输液真的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

1

输液能防中风、心梗吗?——不能

静脉输液并不能预防动脉血栓发生。心脑血栓都是动脉血栓,静脉输液时,液体进入静脉,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右心,对动脉并无直接疏通作用。心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很复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它可使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出血。降血压是一个长期治疗过程,而输液降不了血压。

2

输液能疏通血管吗?——不能

实际上堵塞的血管疏通,主要是指有些急性中风或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溶栓,或者血管支架等,把那些处于缺血边缘状态的组织重新救回来。当然,这个时间窗也是严格限制的,通常只在数个小时之内是有效的。而整个过程都与输活血化瘀药没什么关系。

3

输液能改善血稠吗?——不能

这里的血液粘稠,通常指血液黏度,主要由血球压积(每百毫升血球所占的百分数)和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液黏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且现在认为血液黏度与中风或心梗等没有明确的关系。不能拿血液黏度的结果来要求输液.

4

定期输液的效果能维持一冬天?——不能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比较漫长,通常会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长期控制不佳,形成动脉斑块阻塞血管,或者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这一过程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会因为每年1~2次的输液而发生改变。即使输液对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但补液结束后几天药物就会代谢完,也不会对损害的血管有长期「修复」的效果。

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如果在没有指征的情况下输液,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1、增加出血风险

活血药物对有出血倾向患者来说,会增加出血风险。而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好的人来说,也会增加出血性疾病的风险。

2、可能出现过敏

大家常用的的通血管药物,多是诸如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注射剂,十天到半月甚至更长时间为一个疗程。中成药注射剂多是经过萃取提纯的,然而由于成分问题或者提纯工艺等原因,药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可能在体内造成输液污染疾病,如肺内肉芽肿等;还有少部分人可能发生过敏,或出现头晕、头胀或者肝损伤等情况。严重的有致命危险。

3、其它副作用

以输液这种给药方式本身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会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如发热、静脉炎和空气栓塞等。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样做,少遭罪更有效

1.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有条件的,建议到正规的体检或医疗机构做一个危险因素的评估,了解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查要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动脉斑块检查、以及心电图等。

2.积极治疗相应基础疾病

?对于已经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治疗。积极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需要药物控制的遵医嘱规律服药,有效地监测指标;

?对于有房颤病人,医院,由医生评估后予以抗凝治疗(如华法林)等;

?对于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服用他汀类稳定斑块,严重者予以内膜剥脱或支架术。

3.每周至少三次30分钟有氧运动

4.了解卒中、心梗前兆,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有新出现的头晕、头痛、短时晕厥,或者胸闷、胸痛、心慌等不舒服,或者已有的不舒服突然加重,医院进行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END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6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