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段文/吴施楠编/袁月
提到卒中,大家肯定会想到“口歪眼斜”的症状。的确,作为卒中的典型症状,口歪眼斜被当成识别中风的方法之一。但是要注意,有一种“口歪眼斜”并不是卒中的表现。
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缪中荣指出,有一种口歪眼斜是由面神经麻痹引起的,是面神经本身的一种病变,一般在受凉,吹空调或者病毒感染时发生。这与卒中引起的口歪眼斜并不是一回事儿。生活中如果出现此现象,医院进行确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强调下卒中的识别方法了。据医院神经介入学科副主任医师霍晓川介绍,“中风10”是一种适用于国人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0。
由于卒中的典型症状仅为头痛、呕吐,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FAST”判断法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识别卒中。
F即face(脸),要求患者笑一下,脑卒中患者脸部会出现不对称,无法正常露出微笑;
A即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现象;
S即speech(言语),请患者重复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者口齿不清;
T即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
若有上述三项任何突发症状,请快打急救电话。
与急性心肌梗死一样,卒中也是有黄金救治时间的。霍晓川强调,一旦发生急性脑卒中,若医院,患者有很大几率可以康复。很多患者及家属存在认识误区,比如出现半身酸麻、腿脚不听使唤等情况时,总以为只是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浪费了宝贵的“黄金4.5小时”。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要注意身边的人有没有以下8种症状出现。
1、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
、双眼向一侧凝视;
3、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
4、眩晕伴呕吐;
5、精细活动障碍,如指鼻不准、系扣困难等;
6、记忆力突然丧失;
7、出现未曾经历的严重头痛、呕吐;
8、医师障碍或抽搐。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这些症状有时候发作很轻,可能只是觉得说话不清楚或者拿杯子的力气小了些,几分钟后就会缓解。但这很有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如果异常原因没有消除,短期内症状很可能复发,而且会更加严重。
预防秋冬输液能防卒中?专家:不仅没用还可能“要命”
0
本段文/吴施楠编/袁月
都知道卒中是一种可怕的疾病,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预防?近年来,“输液预防卒中”逐渐在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朋友圈里兴起。每到秋冬季,医院就会遇到很多要求输液的老年人,无论如何苦口婆心都劝不住。那么输液真的能预防卒中?
“直至今天,始终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明定期输液可以预防中风。国际上几乎所有的指南、诊疗规范,都没有某一种确切有效的中药静脉制剂用来预防中风的强烈推荐!”医院神经介入学科副主任医师霍晓川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既气愤又无奈。
据霍晓川介绍,国内目前输液药物通常是中成药提取剂,如血塞通制剂等,主要在于改善血液流变学,以活血化瘀、减轻血液黏稠度为主;有轻微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从医学道理分析,这类中成药对改善脑供血有一定作用,如果患者有头晕、偏身麻木症状,输液对改善供血有一定帮助,头晕症状会随之减轻,但对预防脑中风起不到有效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输液药物直接进入到血液,减少了口服药经胃肠道吸收环节,起效更快,但反之代谢也很快,输入体内的药物很快会代谢掉排出体外,一般患者要输十天到半个月,寄希望于十天的药物在整个冬天都起效是毫无道理的。
输液不当反而弊大于利
输液不仅起不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反而还可能给身体带来风险。霍晓川解释说,不少老年人稍事活动就气喘吁吁,实际已经处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状态,但自己并不知道。对正常人而言,输入50毫升液体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对心功能不全的老人来说,体内增加液体后会导致心衰加重。如果输液时速度控制不好、速度过快很可能引起心衰突然发病。
另外,无论西药还是中成药,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肾脏的代谢,输液也会增加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负担。
再者,输液属于人为方式将药物注射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即便消毒措施再严格,理论上也存在感染的风险。临床上,因输液引发局部发生静脉炎的病例屡见不鲜,还有很多患者对药物本身或因中成药提纯不够出现输液反应,轻者寒颤发抖重者会发生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休克,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到时候就得冲一冲血管”的说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过分相信定期输液的好处及其‘预防中风’的作用,把希望寄托在输液上,却忽视了其他治疗用药和预防中风的综合措施,那就是本末倒置了。”霍晓川说。
03
卒中急救,争分夺秒
发生急性卒中时,每分钟就有多万个神经细胞死亡。时间就是大脑。在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但我国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卒中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卒中知晓率低、院前急救不到位、急救流程不规范,是导致卒中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
中国卒中急救地图致力于实现“三个1小时”的急救时间窗,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
中国卒中急救地图的建设工作在国家脑防委领导下,各地政府关心指导和政策支持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平台的原则贯彻实施,逐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卒中救治网络。
东北三省卒中急救地图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