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你们是怎么处理的?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有可能发生药物外渗,特别是当输注的药物是刺激性大的药物和化疗药物时,还十分容易引起静脉炎。发生药物外渗,不仅仅患者痛苦,作为护理人员也感到压力山大。近日,笔者收到两位护理人员的求助帖,都是咨询关于药物外渗/渗出后的处理办法。请看:案例一该患者输注的药物是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护士求助药物外渗后是否需要局封处理?要不要采用特殊的处理办法?该案例发生在笔者所在科室,为此,笔者让责任护士按照之前的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拍图记录药物外渗/渗出后局部表现;
穿刺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用生理盐水清洁,待干;
取水胶体透明贴外敷治疗;
上报不良事件;
护理记录中记录。
那么,药物外渗后要不要局封呢?关于药物外渗后局封问题,笔者多年之前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患者,女性,恶性肿瘤,当时输注的是化疗药物,输注部位在前臂腕关节上方。外渗后先局封,后用硫酸镁湿敷。经处理,局部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但后来患者总是主诉外渗局部麻木不适。那到底是药物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引起的后遗症?还是局封时损伤了神经末梢?原因不明,自此以后笔者对局封这一方法慎重选择。临床上笔者也曾处理过甘露醇、造影剂、化疗药物等外渗的案例,近年来最常使用的就是水胶体透明贴,且处理效果都不错。点击题目浏览全文又发生一起氯化钾外渗,原因值得反思!最新!3个造影剂外渗案例,11种处理方法由你选可怕!输注多巴胺外渗竟如此严重,怎么办?案例二该患儿输注的是丙种球蛋白,发生外渗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笔者首先推荐的是水胶体透明贴,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且效果肯定。语音转文字,文字与语音医院没有该水胶体敷料,笔者其次推荐的是液体敷料,并发享了一例氯化钾外渗后经处理后的对比图片。有图有真相:液体敷料用于氯化钾外渗1例案例介绍:患者,男性,因治疗需要在右手背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枚,所输注的药物中对静脉有刺激性的主要是10%氯化钾注射液。该留置针留置时间为-12-09。至12-10-15:00,输液滴速明显减慢,责任护士用一条纸胶牵拉局部,滴速稍微有增快。经评估,局部已有肿胀。考虑药物外渗,予拔除留置针后重新穿刺。外渗局部用液体敷料涂抹。操作方法:局部皮肤用碘伏消毒,待干;液体敷料涂抹,一次喷2滴,在红肿部位及周围涂抹均匀,然后用指腹按圈按摩,每次3~5分钟,一日3~5次。后续使用前,嘱局部先用温水毛巾清洗局部,待干后再喷涂按摩。后续追踪:-12-11,经液体敷料处理后,局部肿胀、疼痛已缓解,经按摩后的静脉也明显充盈。文献复习:液体敷料在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氯化钾经外周静脉输注时会出现局部疼痛、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严重时会造成患者的局部组织坏死。有研究对氯化钾外渗患者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发现:观察组(应用液体敷料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总的有效率53.3%,P<0.05。
观察组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感染的患者。
临床中治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方法是用局部麻醉药物在肿胀的周围组织进行封闭,然后再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局麻药物可以缓解疼痛,50%硫酸镁可以消肿止痛,同时使药物吸收增加。但在局麻药物注射时需要环状的点带,很容易造成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的损伤,而且在应用硫酸镁湿敷时操作不方便,临床起效较慢。因此,选择操作简单、起效较快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液体敷料是一种治疗皮肤红肿和药物外渗、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的药物,其主要成分含有人体必需的过氧化脂肪酸,对皮肤有保护和营养的作用。当药物外渗时,涂在肿胀的皮肤上,沿着静脉走向用指腹进行轻轻按摩,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皮肤的抵抗力增加,在皮肤的更新和修复中有较好的作用,并且在治疗中使用安全,操作简单。医院实际情况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使用。参考文献[1]苏瑜.赛肤润治疗静脉滴注氯化钾所致药物外渗的观察及护理.海峡药学,,28(7).[2]杨晔楠.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静脉输液患者预防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17(22).本文首发:医学界护理频道本文作者:董明芬责任编辑:李小荣版权申明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End-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