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一般感冒发烧不建议输液来看输

医聊第20期

大家好!我是一袋药物安静地躺在输液瓶中,汩汩的液体等待着被输入你的体内。

“赶时间,输液时候把滴速调快”“输液好得快”“输液可以疏通血管”“输液可以补充营养”“小朋友输液比吃药好”……这些都是误解!事实上,一般感冒、发烧是不需要输液的。

今天的发起人是下面这位医生,大家有问题可以在留言里提问噢!

石浩强,上海交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1,扎针疼是因为什么?

我通过静脉输入你的体内

通常被称为“打点滴”or“吊盐水”

有人特别害怕“吊盐水”

因为怕疼!

疼痛的话,除了个体差异之外

还可能由于护士姐姐/哥哥技术不过关

因为静脉穿刺除了要找准血管

进针做到“快、准、狠”之外

进针的角度也大有讲究

当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接近45°时

进针最为容易且疼痛较轻

还不易刺破血管下壁

神奇的45°

拍照好看

跳舞称神

扎针不疼

2,“吊盐水“好得快么?

由于我是“一次性”“大剂量”地

直接进入体循环

不存在被消化系统吸收的过程

发挥药理作用会非常快

也是很多人口中的“好得快”

所以很多人一生病就喜欢用我

但一生病就想着要“吊盐水”

是非常错误的!

静脉输液是侵入性操作

本身存在诸多风险

如感染、静脉炎、

药物渗漏、电解质失衡等

所以说“输液风险堪比一次小手术”!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年度监测报告》,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57.8%,远超于口服和肌肉注射。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用药原则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吊盐水”!

一般以下3种情况才可以选择静脉输液

1、患者昏迷不醒或吞咽困难;

2、患者出现严重吸收障碍,例如反复呕吐、严重腹泻;

3、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要求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高浓度。

3,输液的速度不能自己乱调!

有些急性子的患者总嫌滴速慢

想赶紧吊完盐水后走人

他们会自行调快滴速;

还有些人觉得吊得快会不舒服

就自行调慢滴速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滴注的速度是由患者的

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输液量等

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绝不能随意调节。

一般情况下:

老年人滴注速度建议每分钟20~40滴

成人滴注速度建议40~60滴/分钟

新生儿一般控制在6~8滴/分钟

12个月以内的婴儿控制在8~10滴/分钟

1~3岁幼儿为10~15滴/分钟

学龄儿童控制在15~30滴/分钟。

患有心脏疾病或肺部疾病的患者以30~40滴/分钟为宜。

不同性质的药物

要求的滴速也不同

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应适当调慢滴速

血管活性药物控制在24滴/分钟;

氯化钾以30~40滴/分钟为宜;

脱水剂需要较快滴速,一般~滴/分钟;

抗菌药物、止血药应60~80滴/分钟。

随意调节滴速,过快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引起心衰、肺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

4,不及时拔针有危险吗?

有时候,患者或家属会大叫:

“快吊完了!要进空气了!危险!”

其实,不必太过于担心

一般情况下

即使输液后忘记拔针

空气也是不会进入静脉的。

这是因为静脉输液是利用了

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平衡原理

要求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

输液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体内。

当输液接近完成时

输液系统的液体静压会减小

当低于静脉压时

即使不拔针也不会带进空气。

当然,有时静脉压占优

输液管里会有回血形成

这时您也不必过于惶恐

只需要将输液管上的调节器开关

调至远离滴管的一端

即可减少回血。

其实,最佳的拔针时间是

在输液袋内液体滴完后

输液管内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时

提醒,拔完针后建议按压

否则会手肿、出现淤青

小贴士:

1、若按压时间过短,血管穿刺部位血细胞凝集块尚未形成,会导致出血或形成皮下淤血,所以一般建议拔针后至少需要按压3分钟以上,以5分钟最为适宜。

2、按压“姿势”也很重要。拔针后,按压方向与血管平行,即在按压针眼的同时按压血管,增加局部受压面积可有效防止皮下出血及淤血的形成。

5,输液美容、养生?NO!

近日,湖南一位热衷于养生的阿姨,竟将20多种水果混合榨汁之后,经过简单过滤,自行进行静脉注射。

结果立即感到皮肤搔痒,体温上升,就医后继发了全身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险些丧命。

将果汁进行静脉注射

极易引起感染、静脉炎、血栓等

不仅不能养生,还会害了性命!

我想振臂一呼:我的职责是治病、救人

为危重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美容、养生,请不要扯到我头上啊!

“输液好得快”

“输液可以疏通血管”

“输液可以补充营养”

“小朋友输液比吃药方便”……

这可都是你们的误解哦!

事实上,一般感冒、发烧是不需要输液的

只有高烧不退、继发严重细菌感染

才需要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输液

输液疏通血管也只是短暂的作用

实际情况是输液中若有细小微粒存在

极易粘附在血管上,反而不利于疏通。

静脉输入营养液,仅适用于危重病人

或者口服经胃肠道无法吸收的患者。

对于儿童而言,由于脏器发育不完全

输液更易诱发不良反应

风险远远大于受益!

要紧的事情重复一下:“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输液风险堪比一次小手术”,谨慎选择!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才带来健康。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

对付癌痛有办法!不要硬抗!

身材变好秘诀?来听脂肪细胞怎么说!

雌激素自述:千万别吃保健品补充我

你根本不需要蓝光眼镜

我很想去吃一碗方便面!

刷牙出血?每个人的牙齿里都有破坏大王

骨质疏松?来听骨头的告白!

炒胡萝卜多放油?胡萝卜告诉你错了!

为啥不牵手?因为手汗症!

便秘真的会积累肠毒吗?

头发,请别离开头皮!

为什么长皱纹?听胶原蛋白怎么说

本期顾问:上海交医院

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

漫画支持:医学也要好玩儿

编辑:景雯

文章已于修改







































济南白癜风医院
颈部出现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3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