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外科一病区(普外、骨伤科)焦亚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在我国术后患者中达到了30%左右,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三倍。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各种不同类型,存在症状、体征各异和不典型,易延误早期治疗时机而导致肺栓塞等致命并发症。因此,进一步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认真做好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科普宣教和细心护理等,是手术后卧床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工作重点,是减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必要措施。

手术后卧床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主要

1.防止血流缓慢

骨折患者手术后卧床,活动明显减少血流缓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因此,在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外还需要帮助患者翻身、排痰。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指导患者定期做下肢床上主、被动运动,防止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

2.保护静脉血管

保护下肢静脉血管,避免因内膜下胶原纤维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出组织活酶而发生静脉血栓。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静脉穿刺的技能,不要在一处反复穿刺。如局部出现静脉炎应选择新的静脉通路,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肢没有损伤不在下肢穿刺。

3.防治原发病

有些患者身体内已有栓子存在,应严格入院后常规检查,询问家族史及既往史。

二、手术后卧床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1.一般护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做好手术患者在卧床期间的心理护理,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过程与治疗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多饮水,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禁止吸烟饮酒,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血栓脱落。

2.观察护理

严格床头交接班,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若发现患肢肿胀,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进行处理;提高静脉穿刺技能,注意避免选择下肢,避免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静脉炎时应立即重新选择新的静脉通道,必要时用静脉留置针,尽量减少扎止血带时间,减少局部和远端血管的损伤。不宜静滴大量高渗葡萄糖,少用血管造影剂。

3.主、被动运动

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并让家属协助、督促。保证下肢的系统活动,避免因下肢活动较少而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主动运动包括:患者每天自己踝关节背屈运动,由每天2次增加到5次;直腿抬高运动练习膝关节,用力收缩大腿肌肉,保持5秒再放松,每天3次。

被动运动:从踝关节由下而上按摩双下肢,或用下肢功能康复仪进行患肢运动,循序渐进,由每天1次逐渐增加到3次。

4.药物疗法

手术患者在术后,要选择抗凝药物合理应用,达到快速和持续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咨询

赞赏

长按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寻常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2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