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益生菌宝妈课堂”订阅
益生菌宝妈课堂
致力于益生菌健康知识分享,让宝宝远离抗生素,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当了父母之后最怕的莫过于孩子生病,孩子病了最怕的莫过于医生说需要使用抗生素!
的确,小儿生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而且由于我国对抗生素的管控并不严格,因此容易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许多家长对抗生素产生了恐惧感,谈“抗生素色变”,甚至不管疾病的情况拒绝使用抗生素,那么抗生素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1.什么是抗生素?
简单的讲抗生素是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药物,习惯称抗菌素。
2.小儿常用的抗生素分哪些?
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包括红霉素、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的一类。
3.什么情况下使用抗生素?
小儿生病只有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推荐使用抗生素。通常家长们并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是细菌感染。因此父母们不要轻易自行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也不能用于预防感染的发生,比如预防感冒、预防咳嗽转变为肺炎等。
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滥用抗生素还会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抗生素并不是“消炎药”,因此更不能轻易用来消炎。
4.抗生素使用是不是杀菌越广泛越好?
杀菌广泛的抗生素就像打仗时用大炮轰,对细菌全部消灭,对人体内寄生的有益菌也杀灭掉。
抗生素是专门针对细菌微生物感染所使用的,每一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杀菌范围,并且有自己的特效范围,如果刻意使用杀菌过于广泛的抗生素,且反复使用就会使得体内的细菌再也不怕抗生素。那么就很难再将其歼灭了!
在没有更高一级别的抗生素发明出来的情况下,对它就无能为力(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发明一种新药再投入临床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5.小儿使用抗生素种类是越少越好?还是越多越好?
大多数宝宝的疾病,使用一种抗生素就够了。使用抗生素并不提倡随便合用几种抗生素。因为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强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毒副作用或者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当然,抗生素的使用并非越单一越好,使用必须依靠疾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许多严重的疾病常常是许多细菌共同导致的结果,单一使用抗生素会增加毒性,因此,联合使用抗生素有时也有必要。
6.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多长?
抗生素的使用后,在体内达到具有治疗作用的浓度需要一个时间段,如果频繁更换抗生素,反而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果是急性感染,用药2到3天效果不明显,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调整用药。有些家长害怕药物的毒副作用,在疗程不够的情况下,自行减量或停药,由于自行缩短了疗程,用药不足,可能造成病情延长或加重。大多数抗生素的使用是3到6天。
7.小儿抗生素的用法?
小儿使用抗生素,能够口服的尽量口服,不能口服的可选择打针,推荐使用的顺序是:口服、打针、打吊瓶。不要一味追求快就轻易打吊瓶。
8.抗生素的副作用是什么?
(1)、过敏反应,任何抗生素均有可能引起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皮肤起疹最为常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首次用药一般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再次或多次使用相同或同类药物,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2)、毒性反应,主要影响肝、肾功能。
(3)、局部刺激反应,比如肌肉注射处疼痛或静脉输液处的静脉炎。
9.儿科常见疾病需要抗生素么?
(1)、儿科门诊患儿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80%以上为病毒所致。因此,抗生素的使用不能改变感冒的病程和预后,抗生素不应该用来预防感冒。
(2)、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约有63%为病毒和肠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亦不能减轻腹泻症状,反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3)、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肺炎,病原主要是病毒或细菌。大多数重症肺炎系由细菌感染引起,或在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因此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炎是十分重要的控制炎症方法。
儿童由于免疫力低等自身特点,容易遭受感染。年龄越小越易受到感染。一旦确定细菌性感染,抗生素使用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10.常见的小儿不宜使用的药物
(1)、小于1岁的小儿禁用、不推荐使用的药物: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CO.SMZ)、磺胺嘧啶、呋喃妥因(呋喃坦叮)、呋喃唑酮、噻嘧啶、更生霉素、布洛芬、脑复康、苯海拉明、吗叮林、维生素K3、维生素K4、大观霉素、甲砜霉素、疣脱欣、头孢呋辛、头孢三嗪。
(2)、儿童禁用、不宜使用的药物:四环素、强力霉素:小于8岁;克林霉素:小于4岁;磷霉素:小于5岁;柳氮磺胺吡啶、阿苯达唑(肠虫清)、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芬太尼:小于2岁;消炎痛:小于14岁;美洛昔康:小于15岁;乙胺丁醇:小于6岁;司莫司汀:小于5岁;丙戊酸钠:小于3岁;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小于18岁。
总之各位宝妈不必“谈抗生素色变”牢记抗生素使用三大原则就可避免抗生素使用的弊端:
1、明确细菌感染时才用;
2、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一种坚决不用两种;
3、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文章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益生菌是最好的药》
《益生菌是最好的药》
作者——马克·A·布鲁奈克(MARKA.BRLJDNAK),美国自然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益生菌领域的领军人物。
益生菌是对人体有好处的细菌,它可以平衡肠道的PH值,促进体内菌群平衡,从而达到使身体更加健康的目的。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在肠道。如果说肠道是免疫力的培训基地,益生菌就是高级培训师。
宝宝有如下情况之一,就应尽快补充益生菌。
1、服用抗生素时。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它杀死敌人的时候往往把有益菌也杀死了。打针后两个小时补充适量益生菌,都会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2、剖腹产、新生儿黄疸和非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能从妈妈那儿得到足够的益生菌,保护健康的肠道菌膜若不健全,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质较弱、大便干燥等现象,也应该补充适量益生菌。
3、消化不良、大便干燥、急慢性腹泻、湿疹、乳糖不耐受症及吸收功能不好时,益生菌可以通过减少肠壁“孔洞”的形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产生出维生素B、K,还可以提高营养素在肠道中的吸收。
4、对于免疫力低下或者需要增强免疫力的特殊时刻,有备无患。
5、带小儿出行或旅游时带点益生菌制剂,如果小儿肠胃不舒服,服用后能够有效缓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