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这里,曾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之处,流淌着英雄的血液、伴随着红色的基因。
这里,曾被联合国评为“最不适宜居住之处”,缺水多沙、偏远贫穷。
这里,是宁夏自治区最后的贫困县,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关键之地。
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本文故事的发生地。
年,按照中央军委决策部署,医院积极投身支援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对口支医院。在转隶海军后,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进一步医院的帮扶支持力度:20年来,先后选派近40个科室67名专家到西吉,医院培养业务骨干近百名,赠送医疗器械、药品仪器和捐助款项共计逾万元。血管外科作为参与帮扶工作的普通一份子,积极响医院军地合作的号召,在学科带头人曲乐丰主任带领下,积极投身对口支援工作,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助力西吉脱贫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一、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开启血管精准扶贫
在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指引下,西吉县委、县医院及医院各级领导多次考察调研时发现,西吉县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和常年缺乏保健,很多群众罹患下肢静脉和动脉硬化等血管系统疾病,然而当地针对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基本处于空白。
为此,毛志国副院长专程带队,医院高级专家帮扶团赴西吉实地调研,随行的血管外科曲乐丰主任通过现场义诊、教学查房、专家座谈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医患需求后,发现西吉县人民群众面临的血管病“看病难、看病远、理念落后、手术并发症高”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以下肢静脉疾病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发展血管外科”的精准帮扶建议,并将“开展西吉地区血管外科精准扶贫工作”医院和全县发展规划。随后,医院也多次派遣工作人员来沪反馈交流扶贫进展,双方互通有无,为更好地做好西吉血管精准扶贫工作付出了辛苦努力。
毛志国副院长带领高级专家团帮扶调研
曲乐丰主任深入调研汇报西吉血管疾病诊疗情况
首批帮扶的血管外科队员柏骏博士,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协助当地建立了“上海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站”,该工作站为长征血管外科建立的全国第三家工作站,也标志着从此西吉普外科与长征血管外科的常态化帮扶机制建立起来了!
上海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站
二、聚焦常见病多发病,引入新技术新理念
医院血管外科执行帮扶任务尽管只有3年,但针对西吉地区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落后现状,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理念。西吉县从事长期站立劳作的农牧民占全县人口比例最高。由于长时间站立和高强度劳动,下肢静脉曲张与“老烂脚”在当地群众中发病率很高。血管外科帮扶前,当地仅能开展传统的纵行切口大隐静脉抽剥术,不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而且术后恢复慢、疤痕明显,感染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很高。很多患病群众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导致疾病进展成“老烂脚”或血栓性浅静脉炎,给当地群众带来很大困扰。
医院血管外科团队针对这一现状,将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理念引入西吉:柏骏博士作为首批血管外科援西专家,克服了缺少精细手术器材、没有专用静脉抽剥器的不利条件,顺利将沿皮纹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泡沫硬化剂腔内闭合术引入并成功开展;职康康副主任医师多方联络协调设备器材,开展了西吉地区首例大隐静脉激光腔内闭合术,标志着西吉地区静脉曲张手术进入真正意义的“微创时代”;吴鉴今博士将术中超声、射频闭合、静脉穿刺等技术引入并改良麻醉方式,成功医院首例局麻超声全程引导下大隐静脉射频腔内闭合术,患者术后即刻下地,术后第二天出院,使得静脉曲张日间手术在医院成为可能。
柏骏博士开展静脉曲张微创手术
职康康副主任医师为患者义诊
吴鉴今博士与同一天射频闭合术后患者合影
三、建常态化帮扶机制,手把手帮带新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次出征前,医院各级领导都语重心长的勉励帮扶队员,“只有把先进技术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才能确保帮扶工作的长远效果。”据悉,医院申请到医院进修学习的报告堆得有几尺高,少则也要等上一两年。但是,医院普外科派遣的血管外科进修的刘国军医生和李亚丽护士,在“专家工作站”绿色通道的支持下,很快被选送到医院血管外科进修学习。在长征血管外科学习的时间里,他们按照本科室医生和护士相同的要求和标准参与学习工作,曲乐丰主任经常用“做中求学”(Learningbydoing)的话语鼓励他们想海绵吸水一样努力学习,他们也不负医院血管外科临床与护理的专科人才。
业务学习与专题授课
历届前往西吉的帮扶队员,也都尽其所能帮带好当地的医护人员提升业务水平。柏骏博士在工作第一天就为全院医护人员讲授了《血管系统疾病诊疗进展》一课,从预防、保健、诊断和治疗多角度、系统地介绍血管疾病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等多样化方式,提高当地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职康康副主任医师从术前划线描记、术中切口设计、穿刺与光纤闭合、术后包扎等各个步骤,“手把手”亲自带教当地医生技术细节与注意事项,培养了一批合格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医生;吴鉴今博士针对当地医生血管超声“零基础”现状,带领他们从超声技术基础知识学起,循序渐进过渡到完成术前血管超声评估,再到成功完成术中超声监测下静脉穿刺操作,再到最后带教朗进军副主任医师和刘国军医师成功主刀手术,当地医生的每一次进步都有他付出的智慧与汗水。
带教血管超声
带教手术操作
目前,西吉本院医生完全可以按照上海标准常规开展静脉曲张微创手术,这也标志着医院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水平上“接轨上海,国内一流”,使西吉患者能够享受跟上海患者一样的医疗服务。
四、以点带面辐射周围,各个学科整体进步
随着长征血管外科参与帮扶工作,医院与血管疾病相关的学科,在“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下发生了悄然变化。
普通外科作为帮扶工作的主体科室,在梁继文主任带领下,目前已经熟练掌握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规范化、个体化微创外科诊治,可以根据就诊患者疾病的“临床、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个体化选择改良沿皮纹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下肢浅静脉曲张无创泡沫硬化剂闭合术、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局麻超声全程引导下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术等微创术式。
其中“局麻超声全程引导下大隐静脉微创射频闭合术”,系固原市首次,也是医院首次开展相关技术,医院也成为宁夏自治区第医院。
影像诊断科作为血管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和辅助诊断科室,在与血管外科帮扶队员的交流学习中不断成长。随着64排层螺旋CT的投入使用,目前已经能常态化开展人体动、静脉系统CT血管增强造影检查,图像质量和水平属于国内一流。
超声诊断科作为血管无创检查的必备科室,与本次帮扶队员吴鉴今博士密切配合,常态化开展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深、浅静脉检查,并额外开展患者立卧位穿通支、反流点的个体化评估与描记,同时开展术中超声监测与定位,既进一步保障了静脉曲张术中安全、提高准确性,又拓展了超声检查的业务范畴。
麻醉科在马三成主任带领下,首次开展静脉曲张手术的局麻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既极大缓解了局麻患者的疼痛感受,又能保证患者术后即刻清醒、随即下地活动,符合现今快速康复理念,使得静脉曲张日间手术在医院成为了可能。
手术室护理团队在胡丽娟护士长带领下也与时俱进,随着微创手术的常态化开展,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操作配合流程。本次帮扶队员的吴鉴今博士专门为其作“大隐静脉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专题讲座,讲授了静脉曲张手术的手术器械和医护配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水平。
五、专注血管微创诊疗,服务西吉人民群众
除了下肢静脉曲张,帮扶队员还针对当地就诊较多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等常见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健康保障服务。对于当地医疗保障水平可以满足的疾病患者,派遣科室骨干前出进行诊疗;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当地处理的,协调医院完善必要术前检查后,经由“专家工作站”绿色通道转诊至上海及时救治。
王琼是医院的一名退休护士,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右侧脖子上有个“疙瘩”,这立刻引起了吴鉴今医生的警觉,赶忙为她联系了颈部血管超声和CTA检查,结果显示“右侧颈动脉体瘤”。巨大的瘤体不但将正常的颈内动脉推挤到一边,还将局部的血管神经完全包裹。如果不做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未来将给王琼带来的是压迫神经引起的声音嘶哑和压迫血管导致的中风偏瘫。由于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辗转咨询多地都没有医生愿意手术治疗。吴鉴今博士经过“专家工作站”与远在上海的曲乐丰主任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线上会诊后,曲乐丰主任当机立断,决定尽快为该患者尽快手术。邹思力博士当天即为患者协调专用监护床位,由曲乐丰主任担任主刀、柏骏博士担任一助,第一时间为患者成功完成手术,目前已痊愈出院。
患者痊愈,满意出院
未来,随着医院DSA手术室的投入使用,将迎来血管外科诊疗水平的下一个发展黄金时期。
长征血管外科团队将针对西吉地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颈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脏动脉疾病等患者,开展针对性微创介入诊疗技术服务和帮扶工作。期待通过医院和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提升西吉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助力脱贫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