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常识

  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诞生以来,抗菌药物已挽救了数以亿万计的生命。随着抗菌药物在医疗、农业、养殖、畜牧等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细菌。目前,细菌耐药使得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难以保持疗效,如果不采取紧急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人类将再次遭遇感染性疾病的威胁,而面临无抗菌药物可用的悲惨境地。

目前,我国是细菌耐药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造成耐药菌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为降低细菌耐药,提高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公众应严格遵循医嘱,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坚持“四不”原则:

1.不随意买药:多数抗菌药物是处方药物,应凭处方购药,不能到药店随便购买。

2.不自行选药:选择哪类抗菌药物,需经过专业医师或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不宜根据广告自行选药。

3.不任意服药:对于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菌药物,要谨慎使用,医院确诊后,根据医嘱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类似感冒等日常小病,不要动辄就服用抗菌药物。

4.不随便停药:一旦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必须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有效浓度。

抗菌药物使用8大误区:

1.有无感染都使用抗菌药物。

无明确感染诊断,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使用多多益善,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每个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过多使用会造成人体器官,如肝脏、肾脏的损害,引起毒副作用。

3.抗菌药物剂量越小,疗程越短越安全。   剂量不足或疗程不够会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无法控制的感染,使用抗菌药物要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4.抗菌药物剂量越大,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否则会引起毒副作用。

5.无效就更换抗菌药物,有效就立即停药。

一般来说,抗菌药物需服用2~3天,在体内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后才会起效。随意更换药品,不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也不能一有效果就随意停药,应用足疗程,才能完全控制病情。

6.使用的抗菌药物级别越高,疗效越好。

抗菌药物有不同的级别,其抗菌力度也有相应的差别,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要用高级别的药物。过多使用高级别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影响其对重症感染的治疗效果。只要选用的药物恰当,即使低级别的药物也能发挥足够的作用。只有重症感染患者才需要使用高级别抗菌药物。

7.细菌培养没用,只会增加检查费用。   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能准确地知道是什么病原菌感染,该病原菌对哪些药物敏感,从而能针对性地选药,避免延误治疗。

8.静脉注射抗菌药物比口服效果好。   轻度感染,口服药物完全能达到所需的疗效,不必使用静脉滴注。静脉滴注药物起效快,但静脉滴注也会带来很多相应的副作用,如静脉炎、热原反应等,在使用的安全性方面往往不如口服用药。

医院

本部院区







































中科白癜风医院国庆送健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zy/1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