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8月,浙大一院口腔科就接诊了一位因为挤脸部痘痘,诱发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处肿胀、化脓,危及生命的患者,医生最后连下了两张病危通知书。
这位50岁的杨大叔,见到自己左上唇长了一颗米粒大小的痘痘,有点痛,就随手挤下。之后就感到身体不适,入院时整张脸基本上都是肿的,尤其是眼睑、嘴巴,导致张口受限、不能自主呼吸。
经过医生全面检查,发现患者是口腔感染流脓,引发败血症,出现器官衰竭迹象,经过整整5天抢救才保住了性命。
长在这里的痘痘
不能挤!
专家指出,人体有个面部危险“三角区”,是以人的鼻梁骨根部、两个口角的三点连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它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且静脉血管中缺少可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
面部的静脉与颅内的静脉相联系,正常情况下,面部的静脉血向下回流进入心脏。但由于没有静脉瓣,当向下回流的血管不通畅或局部受到挤压时,血液可能向上逆流进入颅内。
在这个区域发生感染,比如长疖子后,若随意搔抓、挤压、挑破、热敷及意外损伤,易导致炎症迅速扩散,引起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三角区出现任何痘痘的初期,都不可随意抓、挠、挤,不能过早挑刺、切开。这样只会让皮肤组织毛细血管损伤,给细菌以可乘之机。如果出现眼睑水肿,上睑下垂甚至视力障碍,全身寒战、发热、头痛等症状,表明出现了颅内感染,要及时就诊。
如何正确处理痘痘?
挤个痘痘就险些丧命,是不是长了痘痘就不能碰了?当然不是。
痘痘引起严重感染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错误的挤压方式、毒性较强的细菌、虚弱的身体。
周围皮肤没有炎症的痘痘
可以用粉刺针在凸出处点一个小口,将脂肪粒挑出来。这样做能控制创面的大小和位置,预防对周围皮肤的污染。
皮质分泌过多导致的青春痘
青春痘是皮肤角化过度造成栓塞、皮脂排泄障碍所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需要等炎症消退,再请专业医生处理。
毛囊和皮脂腺感染导致的痘痘
一般称之为“疖子”,最开始在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痛,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
1.初起,可用热毛巾热敷,涂碘伏或金霉素软膏,以促使疖肿吸收。
2.当疖肿摸着不那么硬,可以涂鱼石脂软膏,使疖子尽早溃破。
3.如果疖子已经成熟,表面出现黄白色小脓点,可请医生用消过毒的手术尖刀或注射器针头轻轻挑开脓点排脓。
尽管如此,痤疮的治疗上仍要个体化,医院咨询医生,辨证诊治。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痘痘性质、数量多少等情况系统治疗。
长痘后正确护肤姿势
适度清洁
形成痘痘的根本原因在于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质细胞增生,堵塞了导管,令皮脂无法排出,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粉刺。洗脸有助去除增生的角质,能减少导管堵塞。但要注意的是:
1.不要洗脸过勤,每日2至3次就够了(早、晚及运动后),洗脸太频繁容易损害皮肤屏障,有时还会导致皮脂腺泌脂增多,加重痘痘;
2.水的温度要适中,32至40℃为佳,过冷的水温导致毛孔收缩,不利于清除毛囊角质,过热则损害皮肤屏障;
3.不要用力搓擦,也尽量不要用含磨砂颗粒的洁面乳,虽然可以暂时清除毛囊角质,但掌握错分寸容易造成皮肤损伤,从长远来看,增加了痤疮炎症后色素沉淀的风险。
保湿
很多长痘痘的人总觉得自己是油性皮肤,总是拼命“去油”。殊不知,比去除油脂更重要的是适度保湿。
洁面后皮肤表面脂质减少,皮脂腺受到这个刺激会分泌更多油脂,如果不注意保湿,会使痘痘长得更多、更严重。理想的保湿剂应具备减少皮腺分泌、抗炎、修复皮肤屏障的功能。
1.痤疮患者的肤质通常为油性、混合性和中性。比较适合的保湿剂型为凝胶或者乳液,成分上建议选择具有修复角质屏障功能的产品;不要用含硅油、动物油、凡士林的产品。
2.不同季节、地域、工作生活环境、年龄等也是选择保湿剂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像秋冬季这种相对干燥的季节,应该用比春夏季更保湿的产品。另外,在北方生活时就应该比在南方更注意保湿。同时25岁之后,也应该调整一下护肤品,换用更保湿的剂型,如果原来用凝胶或者乳液,就要换成霜类。
防晒
痤疮患者尤其要注意防晒。一是避免日晒导致色素沉着,留下难看的痘印;二是治疗痤疮的常用药如维A酸制剂、多西环素在日晒下常会加重皮肤刺激,甚至过敏。要注意的是,防晒除了注意日光,还包括可发出紫外线的太阳灯。
对于有痤疮的人来说,应该优先选物理防晒的方式,如撑伞、戴帽、戴口罩和太阳眼镜等。如果用防晒霜的话需要注意,一些化学成分(如各种防晒霜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二苯酮-3)就是一种接触性过敏原,有增加过敏的风险。涂防晒霜并非出门时涂一次就一劳永逸了,紫外线强度、涂抹厚度、出汗多少均影响防晒效果。
防雾霾
由于近年来国内空气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的湿疹、特应性皮炎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就诊率明显增加。对于炎症性皮肤病而言,包括痤疮,或多或少存在继发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容易过敏,易受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影响,导致皮肤的刺激性反应。所以,雾霾天的时候,出门要戴口罩。
战痘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道路。在这期间,除了注意生活和饮食,更重要的是得到皮肤科医生的指导。多管齐下,让战痘之路不那么恼人。
来源/新华社综合自生命时报、英国那些事儿等
-THEEND-
手机"陪睡"是恶性脑肿瘤的危险因素!专家揭秘早期症状“
手机和你寸步不离。即使偶尔忘记都要排除万难找回来随身带着,否则这一整天心里都会空落落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手机成了时下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一旦离开手机我们就会缺少安全感。”
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要警惕手机带来的危害。比如,长时间看手机对眼睛不好,有可能会早早出现白内障症状;低头看手机还会让你的颈椎改变曲度,患上颈椎病;还有手机辐射对皮肤不好;手机长时间装裤子口袋会杀死精子等等。
这些事情已经不新鲜了,今天小呼要告诉你更可怕的事情:手机“陪睡”是恶性脑肿瘤的危险因素!美国一项研究证实长时间的手机辐射会增加脑肿瘤风险。
—国际上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研究—
国际上有多家机构开展了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数据最全的项目有两个。
一、
国际癌症研究署的INTERPHONE项目:
研究发现,最高级别的重度手机使用者(30分钟/天,持续10年)患脑胶质瘤的风险增加,但较低暴露不增加患病风险。遗憾的是,其他研究不能重复这一结果。
二、
Hardell研究小组的研究项目:
该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年龄组(20~80岁)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脑肿瘤与手机使用之间存在正性关系,20~29岁人群相对危险度最大。
—儿童脑瘤发病率近年来也不断上升—
目前儿童脑瘤已经成为仅次于白血病的儿童第二大肿瘤。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的更薄、更小,他们在用手机的时候,脑部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以上。使用手机时间越长,越是增加患脑肿瘤的风险。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
说起脑瘤,许多人都不陌生。最近的一个“大众知晓”的患者,当属《我的前半生》中走路带风、带着谜之红唇的薛甄珠女士,因为突发脑胶质瘤去世。
虽然甄珠女士转眼不治身亡,似乎毫无征兆,但医生提醒,其实临床中还是有征兆的。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癌症,脑胶质瘤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十分典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
1
头痛
肿瘤生长在大脑内,形成了局部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患者会出现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脑肿瘤头疼与一般的头疼是不一样的,脑瘤头疼一般是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就开始疼痛,而且疼痛没有办法得到减缓。其次,出现肢体偏瘫、性格改变或者视力下降、单侧耳鸣、认知障碍等等,出现医院进行就医治疗。
2
神经功能障碍
肿瘤压迫临近的脑组织,造成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压迫脑运动功能区,会造成肢体乏力,甚至偏瘫;压迫语言功能区,会造成言语不流利,甚至失语;压迫情感功能区,会导致情绪淡漠和记忆力下降。
3
癫痫
脑肿瘤的存在还会导致大脑电生理功能的异常,引起大脑局部异常放电,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羊癫疯”。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最为常见的是短暂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讲真,
你确定是你在玩手机,
而不是手机在玩你吗?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身体各个部位正悄悄地发生着伤害。
01低头玩手机=脖子扛50斤大米
你知道人的头多重吗?5公斤左右。所以,当你抬头挺胸时,脖颈只需要承受约5公斤的重量。
但是,在你前倾低头60度看手机时,颈部就需承受25~30公斤的重量!
你想想,一袋25公斤的大米挂在脖子上,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颈部的肌肉、韧带为了减轻颈椎压力,会反射性地紧张起来,来对抗前倾。
一开始,脖子只是偶尔有疲劳感,休息一下就好了。长此以往,脖子会经常出现明显酸胀感,甚至疼痛。
如果你还有指尖麻木、刺痛、走路不稳、时常头晕的感觉,那就要警惕了:可能是颈椎病的信号!
你可以这么做:
1、眼睛与手机的最佳距离在30cm左右;
2、把手机拿高一点,与视线平行,减小脖子前倾的角度。
3、每天定时前后、左右活动颈部,有意地保持颈部适当上仰。
02眼睛缺水了!当心干眼症
玩手机时,经常有时光飞逝之感。可能是因为,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吧……
除了忘记时间,人还会忘记眨眼。
别小看眨眼。那0.2~0.4秒的一瞬间,就能在眼球表面拉起一层泪膜,滋润和保护眼睛。
当眨眼次数减少,原有的泪膜过度蒸发,又没有新泪膜补充,眼睛就会发干,还会损害角膜和结膜上皮。
如果还不改,眼睛疲劳、怕光、流泪、发痒、酸胀等等就会找上门来,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在这里,要特别要提醒那些喜欢晚上关灯玩手机、电脑的人,这样有可能导致青光眼,甚至永久失明……
你可以这么做:
1、多眨眼
休息时,多眨眨眼、转动眼球、远眺,或户外活动1小时。
只要眼睛感到不舒服,就要停下来。
2、午睡时、临睡前别看手机
尤其注意不要侧躺着玩手机,会极大地压迫左右眼睛,造成双眼的视力偏差。
3、将手机的光亮度调为适中状态
避免在太阳光底下看手机。也不能在黑暗中看手机。
4、坐车时、走路时不宜看手机
在颠簸环境中用眼,眼睛易疲劳,还容易头晕。看手机分散人的注意力,也不安全。
03玩出腱鞘炎
拇指在手机上划啊划,从此划船不用桨~
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大拇指的肌腱和腱鞘反复摩擦,容易导致肿胀、发炎,从而发生手指麻木、水肿、刺痛、敏感性下降等,握东西感到困难,手指活动时加重。
你可以这么做:
1、不要长时间反复用同个手指,休息是最重要的。
2、能语音就少打字。不能用语音,还可以借助“语音转换为文字”的输入法嘛!
3、药膏按摩和中药熏洗,能改善腱鞘炎的症状。
04屁股伤不起
拉粑粑时玩手机,注意力都在手机上,大便的时间不知不觉就延长了。
长时间蹲坐,静脉回流不畅,可是会引发痔疮的!
对便秘的人来说,更是有可能会加重便秘。
另外,把手机带去厕所,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等细菌和病毒,很可能就悄悄地粘到手机上了。
都说饭前便后要洗手,你顺便把手机也洗了试试?
还有,万一手机不小心掉进坑里,那真的很得不偿失啊……
05颜值下跌,双下巴、颈纹……
如果前面那些都不够警醒,这个绝对够吓人:长期低头玩手机,会变老变丑!
前面说了,低头玩手机时,人体的脖子承受的压力很大,而脖子肌肉又是垂直生长的,如此一来,则容易出现下垂。
再者,保持低头挤压的姿势,会缩短脖子肌肉,加速表皮细胞的衰老,从而加深颈部的皱纹。
这时,你可以这么做:
1、最简单的,就是用工具啦~
买个手机支撑架,同时解放双手和脖子。
2、单手拿手机与眼睛平视,的确有点费力,可以学学上课提问的经典姿势。如图:
3、如果你坐着,可以用双手的手肘撑着桌子,这样也不费劲。
健康多一点
远离“手机脖”,你需要这样做
一、适当做些矫正动作,但勿用力过猛
1、“八步”运动法
1、用左手掌来回摩擦颈部,口中默念8下后,开始捏后颈,然后换右手,这有助于颈部放松。
2、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一共要做8个拍。
3、把颈尽量向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要做8个拍。
4、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5、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几秒钟,再换左右手。
6、左右,前后,度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7、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相互抵抗5次。
8、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
二、穴位按摩,缓解颈椎疼痛
1、拿捏颈肌
做法: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2、按揉风池穴
做法:
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3、对按头部
做法: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4、按摩百会穴
做法:将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天哪!谁弄的这张表,不看亏大了,别私存!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
新增27种常见病
点击按钮查看对应图片百病从腿养:14个问题轻松解决!百病从腿养之——保健涌泉穴:可以补肾、补血、补气,还可以预防感冒,可以说是保健要穴。
菊花水泡腿:菊花30克或50克,煎煮30分钟后,把它倒在盆里或倒在一个桶里,泡脚或泡腿,每次泡15到20分钟,背部微微出汗为宜,每周泡两到三次。
百病从腿养之——慢性前列腺炎涌泉穴,然谷穴,阳交穴,外丘穴。
车前绿豆米粥:将车前子60克、橘皮15克、通草10克纱布包,煮汁去渣,入绿豆50克和薏米克大米50克煮粥。空腹服,连服数日。适用于老人前列腺炎、小便淋痛。
泡腿药方:苦参60g,半枝莲60g。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百病从腿养之——亚健康阳陵泉,公孙穴
柴胡的用法:6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连泡3天。
泡腿药方:苏木g,煎煮30分钟后,待水温40度左右后,浸泡双下肢20-30分钟,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百病从腿养之——腰椎间盘突出飞扬穴,委中穴
草乌的用法:10克-15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内服。
百病从腿养之——便秘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太冲穴
大黄的用法:大黄50克,番泻叶50克。煮好以后,泡腿,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
泡腿药方:取香蕉皮克、桃仁或杏仁或麻子仁30克。将以上3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
熏蒸水的温度应在90℃左右,但要防止烫伤,待水温下降至50℃左右时,再将双脚浸泡水中。同时配合按摩揉搓足心。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百病从腿养——中风水泉穴
天麻的用法:3-5片煮水泡茶喝。
泡腿药方:用伸筋草、红花各20克。加水0毫升,煮沸10分钟(汤液温度降低须再加热),每日1—次,先泡上臂,后泡腿,浸泡时手脚在汤液中加强自主的屈伸活动,连续2个月。
百病从腿养——肥胖月见草
月见草克,煎煮20分钟后泡腿。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以背后微微出汗为宜
百病从腿养——降血压钩藤
钩藤50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20克,煮水20分钟后,兑入木桶中洗泡双腿30分钟,以背部微微出汗为宜。
百病从腿养——治失眠绿茶
晒干的剩绿茶煮开,兑入盆中洗泡双腿,泡至背部微微出汗为宜,每周2—3次,去火安神,促进睡眠。
百病从腿养——降血糖黄芪
小药方:黄芪,桂枝,苍竹,党参,红花,桃仁,以黄芪为主药,基本上都要50克,黄芪克。
百病从腿养——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泽兰
生姜50克、泽兰30克或50克、红花30克,这三味药放到一起煮,生姜可以先煮,多煮一会儿,然后再把另两味药放到里面煮,煮完以后泡腿或者泡脚,每周做两到三次,可以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百病从腿养之——感冒风寒感冒:
腿疗:麻黄20克—30克,放锅内煮10分种,时间不宜久,然后倒桶里泡腿。泡腿时上身可穿厚一点有助于发汗。
穴位:泡腿后,按揉足通谷穴5分钟。
风热感冒:
腿疗:金银花30克,可煮时间较长一点,然后泡腿。
穴位:按揉
或用针点刺出血可泄热、生津。
暑湿感冒:
腿疗:藿香正气水两小瓶倒入桶中泡腿即可。
穴位:泡腿后掐按金门穴。
风寒感冒简便方:
切姜片适量,煮五六分钟后倒入四十度左右的桶中泡腿,可发汗祛风寒、预防感冒。
百病从腿养之——小儿腹泻小儿腹泻食疗方
伤食:用淡豆豉冲水喝。
脾胃虚:5克到8克山药粉开水调和后服用。
藿香
腿疗法:藿香5克到8克煮完水后洗脚,可以预防感冒、治外邪腹泻。
穴位经络健脾、除积、止泻法
健脾开胃止泻的穴位:按揉大都穴
开胃除积止泻:从上往下揉胃经巡行线
治疗腹泻:来回推大肠经
来回推脾胃经:调整脾胃功能,来回下
七节骨和长强:往上推止泻,往下推治便秘
小儿四大保健法:
第一个揉腹,以肚脐为圆心,压住抚摸,一般三分钟到五分钟,顺时、逆时均可。
第二个补脾,顺大拇指面一个方向往上推,两分钟左右就可以。
第三个揉足三里,小孩和成人足三里位置是一样的,按揉即可。
百病从腿养之——美容预防褐斑腿疗方法:丹参50克,益母草50克,煎煮后泡腿。每周三次,每次20—30分钟,以背部微微出汗为宜。并在腿浴后揉按隐白和阳陵泉穴。
(丹参)
甘草
养胃腿浴配方:生黄芪50克,当归50克,甘草50克。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宜。再配合揉按足三里穴位。
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用一块豆包布给包起来,或者你不用包,用一个锅给煎,大概煎30分钟吧,煎完以后用这个水泡脚,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来说,每天泡泡脚,有缓解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