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病人的静脉该如何保护

外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301/4583179.html

化疗时静脉血管损伤原因的分析:

1.药物的毒性作用:化疗药物刺激性强、毒性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组织也具有一定的损伤。

2.药物的浓度作用:化疗药物剂量较大时,高浓度的溶质可使血管组织受损,可出现硬化,管腔狭窄,丧失弹性,变得又硬又细,重则可导致静脉炎。

3.穿刺技术不熟练:长期化疗病人的血管条件不好,而操作者又没有一次穿刺成功,造成血管多部位被穿刺损伤。针头拔出后,对血管处的针眼压迫不正确或按压时间少于3~5min,均容易出现淤血肿胀,即使能慢慢吸收,也易使血管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而不利于以后对该血管的利用。

4.选择血管不当:操作者为了穿刺方便,而选择粗大血管,该血管受到药物损伤后,可造成末梢血管灌流不畅,待用该末梢的血管给药时就会出现滴注缓慢或不滴,导致穿刺失败。

如选择外周静脉给药以下几点请你注意:

1.正在接受输液侧肢体不宜活动,以免针头移动,造成药液外渗。

2.如果在输液过程中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灼热或肿胀或其他异样感觉应立即关掉输液调节器并赶快告诉护士,护士会做相应的处理。

3.有时输液结束时未出现外渗等症状,但回家几天后出现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灼热等现象应及时来院就诊。

4.输液结束拔针后局部针眼处需按压10分钟左右,尽量抬高输液侧肢体。

临床上,大多数化疗均通过静脉给药,但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较大,在化疗过程中保护好静脉和局部组织,是确保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一关,但由于大多数抗癌药物可刺激局部血管而引发静脉炎,这里建议选择PICC或PORT中心静脉管路给药。PICC或PORT置管化疗,减轻了化疗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长期化疗引起的静脉炎,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和损伤,并能始终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均能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

PICC:是从胳膊上臂血管内插入一根导管,导管的末端进入中心大静脉并靠近心脏,另一端则露在外面,用贴膜包起来,使用的时候,护士将输液装置接上外露的导管,药水通过导管进入血管内。

PORT:PORT的导管末端也是进入中心大静脉并靠近心脏,与PICC不同的是,导管是从较大的静脉进入,如颈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药盒,整个导管及药盒完全埋入皮下(通常是胸壁皮肤下),体表不露任何导管,使用的时候,护士将输液针头扎入皮肤下埋置的药盒内,药水通过针头进入药盒,再经药盒的出口进入导管至中心大静脉中,输液结束后拔出针头,皮肤只留一个针眼,一天后便可痊愈。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输液前,需要向医生、护士咨询,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输液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sz/7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