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肝素帽内有回血,你为什么不及时更换

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无论是对患者还是护士而言,都带来很多便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肝素帽回血导致血栓风险增加。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肝素帽内有回血沉积但未及时更换肝素帽的现象。明明前一天才为患者静脉留置针,第二天就看见肝素帽内回血了,到底该不该立即更换呢?

肝素帽使用

肝素帽主要由缩紧座和胶片组成,临床上一般与动静脉留置针配套。输液过程中,需用头皮针反复穿刺肝素帽,造成微粒脱落进入血液循环;输液后需定时用生理盐水或稀释肝素液冲管,每一次操作都会带来潜在感染的危险,如细菌定植引起静脉炎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等。尽管采用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或者改变活塞夹闭部位的做法,但仍出现管腔内不同程度的回血、堵塞,达不到最佳临床效果。

输液接头包括肝素帽、无针密闭输液接头。Grady等研究表明,引起CRBSI及败血症的源头是污染的接头,并提出了“接头学说”理论。

研究表明,导管留置时间超过1周,由输液接头导致的CRBSI占51%。长期留置导管时,导管接头易污染,细菌从接头处侵入导管内表面并定植从而引起感染,导管留置时间越长,输液接口导致的CRBSI率越高。

建立严格的输液接头维护体系,制定严密的输液接头消毒方法及更换频率,能减少导管病原菌定植。

消毒方法及次数

国内有研究表明,乙醇、氯己定、聚维酮碘对于输液接头均能取得好的消毒效果。美国疾控中心于年发布CRBSI防控指南,建议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70%乙醇)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国外文献提出消毒导管接头的标准,用70%~80%乙醇棉球或乙醇棉片完全包裹住接头,以正反揉搓法持续消毒接头15s,若消毒时间只有3~5s,那么消毒无效。

我国年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推荐,肝素帽在每次使用前用70%乙醇或聚维酮碘消毒,对接头进行消毒时强调要有一定的擦拭力量,即摩擦力,这样才能将附着在接头粗糙表面的微生物去除。

那么,发现肝素帽回血,到底该不该及时更换?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肝素帽使用3d以上,随着被穿刺次数的增加,被污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此宜每周更换2次肝素帽,有血渍时宜每日更换,从而降低CRBSI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争霞,廖明霞.正压接头、肝素帽在安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26):,.

[2]李美娟,王薇.输液接头使用与维护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16(10):-.

(部分资料来自护士网)

END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sz/4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