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在各科的临床应用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泽泻、茯苓、白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活血利湿之效。本方是肝脾同治,但以治肝为主;亦为气血同治,但以治血为主。关于本方的应用,近年来报道很多,譬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妊娠腹痛、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妊娠中毒症、子宫异常出血、妊娠水肿、产后小便难、闭经、子宫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胆囊炎、慢性肝炎、泌尿系结石并感染、肠梗阻、痛风、心衰水肿、肾病水肿、脑外伤后综合症(眩晕)、梅尼埃病、脑血栓形成、舞蹈症、冠心病心绞痛、坐骨神经痛、神经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诸多疾病。

01

本方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治疗痛经等妇科疾病。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谓:“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谓:“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两条原文虽很简单,可见其都着眼于“痛”字,且痛的部位都在腹中。引起痛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其总的病机,不外虚实二端或虚实夹杂。盖实则经脉不通,血行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虚则脉道不充,筋脉失养而痛出现”不荣则痛“;虚实夹杂则通而不畅,养而不荣,经脉失润而痛。所以前人有“气血以流通为贵”,即是指痛证而言。本方重用芍药敛肝、和营、止痛,又佐以当归、川芎以调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综观全方,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力,是寓通于补之方。凡是肝郁血虚、脾虚湿困,以致肝脾不和、气血失调而发生的腹部疼痛,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据原文,本方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治疗痛经等妇科疾病。

1)治疗痛经面色萎黄,纳佳,经期尚对期,行经时少腹隐痛便溏,月经量少,色暗红,质较稀,口稍黏,苔白微厚,舌正,脉弦细。证属肝血不足,脾虚有湿。拟当归芍药散加味:

2)治疗妊娠腹痛证见腹部隐隐作痛,休息稍舒,腰酸,腹部有下坠感,口不渴,纳可,食后不胀,大便适中,小便稍黄,苔白,脉弦滑。其症状正符合“妇人怀妊,腹中疠痛”之经文,以当归芍药散加味:

3)治疗妊娠下血停经,阴道出血,出血量少,色暗红,淋漓不绝,无血块,伴有腰胀,少腹胀痛,胃纳尚佳,无呕吐泛酸,口不干略苦,二便正常。情绪不佳。经用黄体酮等止血之剂,血量稍少,但仍有阴道出血。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妊娠试验阳性。此为肝脾不和,湿滞内停。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按:本方可用于胎动不安,但目前临床医生多惧而不用,常用寿胎丸。

汇至中医您的健康使者

02

当归芍药散是肝脾两调之方,而肝脾两调之中,又以治肝为主,因此可治肝脾不和,以肝经为主的病变。附件炎、阑尾炎、慢性肝炎等疾病在临床上常见胁腹疼痛,此属肝经循行部位,故可考虑用本方治疗。

1)治疗附件炎,少腹胀痛,腰骶部酸痛少腹胀痛加剧,伴带下量多白稀。舌淡,苔薄白,脉弦。证属肝脾不和,湿邪内停之少腹痛,治以调肝和脾化湿,用当归芍药散加味:2)治疗阑尾炎,右侧少腹隐痛不适,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外,按之不适,纳可,口黏,大便偏软,小便黄,脉弦。辨为肝脾不和,湿邪内停,用当归芍药散加败酱草,红藤。3)治疗慢性肝炎,经常右胁隐痛不适,休息不好时加剧,纳佳,食后不胀,口稍黏,精神尚可,大黄偏稀,苔白略厚,舌质红,脉细弦。拟当归芍药散加味。

此外还可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少腹疼痛脉弦者、慢性前列腺炎亦有效。结石疼痛发作向输尿管放射者,用本方亦效佳

03

根据肝脾之间的关系应用本方治疗内脏下垂。肝脾之间关系密切,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二脏在生理上有密切的关系。脾胃的升降、运化,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若肝之功能正常,疏泄调畅,则脾胃升降适度,运化健全;若肝之疏泄失职,就可影响脾胃之升降、运化,从而形成“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之证候。反之,脾病也可影响于肝。若脾气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则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形成肝血不足;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则肝胆疏泄不利,可形成黄疸。由此可见,肝病传脾,脾病传肝,肝脾二脏在病变上相互影响。当归芍药散是肝脾两调之方,主要是从肝入手,兼入血分,可利湿。根据脏腑之间的关系,本方可用于内脏下垂。

1)治疗子宫下垂子宫下垂虽与带脉有关,但带脉又属脾,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言:“带脉下系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属于脾经”,故补中益气汤用于子宫下垂属脾虚中气下陷者多效。子宫下垂虽与脾关系密切,但脾之病变,又可由肝传来,故治脾不应,应考虑治肝,当归芍药散用于子宫下垂,就是由此推衍而来。此乃发前人之未发。俗话说“十女九带”,带下多与湿有关,故一般用逍遥散不效,而当归芍药散则较对证。2)治疗肾下垂。3.治疗肛门下坠。4)治疗少腹下坠

04

根据水血互结的理论应用本方治疗水肿中医理论认为,在生理上,水血本同源,相济并倚行。在病理上,强调“血病不离乎水”、“水病不离乎血”的病理关系。,说明血和水在病理上具有“瘀阻则水停,水蓄则血凝”的关系,此水血相关病理在妊娠病中累见不鲜。从活血与利水的关系上看,活血促利水,利水促活血。现代研究证明,利水药能消除水肿或腹水,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纠正心衰,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瘀血消除。活血药具有溶解血凝块,吸引水解物入血和降低血黏度等作用。

本方有活血利水之功,故可用于血不利则为水之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肝肾囊肿、卵巢囊肿、血栓性静脉炎等病。

1)治疗肝硬化腹水腹水,伴腹泻、肠鸣,时有腹痛,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泛酸,嗳气,纳可,脘胀,时有低热,无汗,怕冷,口干不黏不苦,尿短少,下肢沉重而肿,腹胀,精神差,乏力,嗳气,纳可,腰酸,大便偏稀,小便短少而频,舌红苔薄黄,脉弦关旺,拟当归芍药散加减:2)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头面部先肿,后肿及全身,但肿势不甚,晨起颜面肿,午后脚肿,纳食尚可,面色萎黄,精神一般,大便软,小便短少,色黄,无灼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诊为血虚水湿内停,用当归芍药散。3)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结语

当归芍药散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谓是难病奇方之一。病因为肝郁脾虚,湿邪内停,病位在肝脾,症状可出现血虚(面色萎黄、头昏、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等),脾虚有湿(大便软而不爽、小便不利、口黏),脉弦等。从气血而言,是湿邪兼入血分的方剂。其应用的重点在腹部疾病,除此之外,只要是肝脏所居、肝经所循和肝脏所主器官出现异常,辨证属肝脾不调,湿邪内停,兼入血分者,就可使用本方。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sz/3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