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医院,轻松 晚上8点多,47岁的刘先生突然出现了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医院抗炎平喘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且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两个小时后,转到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经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则会危及生命。在科室主任冯志军的指导下,综合评估病情后及时给予对症溶栓治疗。溶栓后,刘先生症状明显好转,经过一段的精心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随访刘先生病情稳定。
关于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也许很多人知道它是一种很危险的病,具体有多严重却不清楚。相关数据告诉我们,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如果“活”下来了,那他(她)可算得上是命运的宠儿!
关于肺栓塞你知道多少?小编特邀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主任冯志军来为大家讲解关于肺栓塞的那些事。
什么是肺栓塞?肺是人体负责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中布满了丰富的血管,是肺正常工作的基础。当肺动脉及其分支被栓子堵塞时,会阻断肺的血液供应,发生肺栓塞。严重的肺栓塞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困难、休克,甚至心跳骤停,病人往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但近年来对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研究发现将近三分之一的是肺栓塞,并且由于人们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肺栓塞患者被漏诊和误诊。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冯志军解释道:肺栓塞的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可以从无症状、隐匿,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或发生碎死。常见症状有:
①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尤以活动后明显,为肺栓塞最多见的症状;
②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③晕厥,可为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
④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⑤咯血,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
⑥咳嗽、心悸等。
肺栓塞有哪些危害?冯志军说,肺栓塞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死亡率居第三位。如果大面积或大块栓塞,死亡率超过95%。严重时几分钟内夺去生命、甚至猝死可能。在威胁人类生命疾病中,肺栓塞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
肺栓塞的易患因素有哪些?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均可引起肺栓塞,最常见的肺栓子为血栓,主要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
1、先天性或原发性因素:先天性或原发性易患因素包括:V因子Leiden变异(factor-VLeidenmutation)、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GA基因变异、抗凝血酶缺乏、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常以反复静脉血栓栓塞或所谓的“易栓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2、获得性或继发性易患因素则较多,包括高龄、吸烟、肥胖、长途旅行、恶性疾病、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近期手术、全身性感染、创伤、既往血栓病史、长期制动或卧床、服用避孕药或雌激素等。
在获得性易患因素中,外科手术是最值得重视的环节。术后VTE的危险性根据手术类型、是否合并其他易患因素可以分为低、中、高三类。对于较小的选择性手术,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仅为万分之一,而对较大的下肢矫形手术、全腹或盆腔肿瘤手术,其近端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达10%~30%,致死性PTE的发生率高达5%。非手术患者中,心、肺、脑三大系统的急慢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除上述易患因素外,大面积肺栓塞的起病常有久病卧床、用力咳嗽或排便导致静脉压突然升高的诱因。
肺栓塞的治疗
1、本病发病急,须做急救处理
(1)绝对卧床休息,高浓度吸氧。
(2)放置中心静脉压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控制输液入量及速度。
(3)镇痛。有严重胸痛时可用吗啡皮下注射,休克者避免使用。
(4)抗休克治疗。
(5)解痉。
2、抗凝疗法
3、溶栓治疗
3、外科治疗
(1)肺栓子切除术:本方法死亡率高,但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2)腔静脉阻断术:主要是预防栓塞的复发。方法有手术夹、伞状装置、网筛法、折叠术等。
如何预防肺栓塞?
冯志军说:肺栓塞实际上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因此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实际意义很大。
1、早期发现下肢深层静脉血栓形成。
多数病人可以防止肺栓塞的发生。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可采取以下措施:手术应做到操作轻柔、细致,减少组织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应及时纠正脱水,防止血液凝固性增加;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回流,增强血液循环;必要时应用预防性抗凝血疗法。
2、药物抗凝,预防血栓形成。
3、注意生活方式。戒烟、少酒,适量饮茶,合理的膳食结构。还要多活动下肢,促进血液流动。
4、避免久坐不动,坚持运动。
5、经常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长期卧床者及血脂异常患者,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6、糖尿病患者如血流缓慢、血黏度高者,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做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观察静脉管壁、血液流速和血栓等情况;已形成血栓者应作抗凝治疗。
7、出现突然胸部剧痛者,医院急诊。
8、一旦出现头晕、憋气、胸痛,除澶╂触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鍖椾含涓鍖婚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