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医蜂疗让蜜蜂来帮您祛病痛吧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明)吴承恩.《咏蜂》

不论平地与大山,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咏蜂》

自古以来,诗人都喜欢咏蜂,蜜蜂是卓越的创造者,勤劳的象征,也是无私奉献的代表。那么蜜蜂与健康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你知道吗

除了提供各种蜂制品外

以蜜蜂为载体的中医蜂疗

如今已应用于现代医学

有祛病去痛等诸多功效

今天,我们一起来

领略神奇的中医蜂疗

蜂针是蜜蜂的自卫器官,当蜜蜂感受到生命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时,会执行蜇刺的动作,而在针刺的同时,蜜蜂会从蜂针注射一种液体,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对于被针蜇的生物会产生局部或全身反应,我们将蜜蜂针刺所产生的液体称为蜂针液。蜂针液是蜂产品中最珍贵的天然产品,也是蜂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蜂针疗法,即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利用蜜蜂螫器官为针具,循经络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针刺,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蜂的尾刺似针,能刺激人体的经络;蜂针中的蜂针液输入人体,发挥了蜂针液的一系列药理功效;蜂针刺后,局部充血红肿,皮温升高,似有温灸效应,可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小小蜜蜂“针”神奇,改善体质祛顽疾。

早在我国东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以毒攻毒”的理论,开始运用蜂蛰治病、保健。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蜂针疗法对风湿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硬皮病等)、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肿瘤、顽固性面瘫、肝硬化腹水等具有显著的预防或治疗效果。蜂针也作为现代针灸科常见的治病手段之一,应用与临床疾病的防治。

总体来说,蜂针疗法是比较安全的,但须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门的医师进行操作。首先,蜂疗门诊所选用的蜜蜂毒性较小,是经过专门饲养的蜜蜂;其次首次尝试蜂针治疗的人须先进行皮试,看是否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再者,蜂针治疗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适应情况和病情需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蜂针的个数、穴位的个数和留针的时间等;最后,医院都在使用中药制剂配合蜂针治疗以减轻过敏反应、增加治疗效果。

蜂针疗法是中医蜂疗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蜜蜂尾部蛰针(蜂针)为“针具”,依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辨证取穴,进行蛰刺的一种疗法。蜂针蛰刺穴位给人体经络以机械刺激,同时自动注入皮内适量的具有药物作用的蜂针液(蜂毒),蜂针刺入穴位后继发局部潮红充血兼温灸效应,因此蜂针疗法是针、药、灸三结合的复合型疗法。

蜂针液(蜂毒)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成分:蜂毒肽、蜂毒明肽、MCD-肽、心脏肽、安度拉平等。

研究证明:蜂针液具有调整免疫、消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抗凝血、清除自由基、抗辐射、防癌变的作用,且蜂针液具有亲神经的特性。

从中医蜂疗角度讲,蜂针液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调整脏腑功能作用,因此蜂疗对治疗免疫、代谢、循环、神经系统疾病和疼痛性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中医蜂疗的特点

中医蜂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选择不同的经络和腧穴,以不同的蜂针针法治疗不同疾病,其不但具有中医针与灸的作用,而且有穴位注射的作用。

蜂毒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蜂毒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更广的疗效。

因此蜂疗既防病又治病,既治标又治本,具有远期疗效好、治愈不易复发的特点。

主治病种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硬化症、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糖尿病、肝病、慢性胃肠炎、哮喘、静脉曲张、静脉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久治不愈的伤口、产后风、痛经及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禁忌症

心衰患者

血小板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皮试阳性者

孕妇

注意事项

Payattentionto

1

治疗过程中忌食酒类、辛辣、海鲜

2

治疗期间勿劳累,避风寒,多饮白开水

3

治疗过程中常见皮肤瘙痒、局部红肿,部分可伴见寒战发热出汗等感冒样症状,都属于蜂毒起效的正常反应。如果低于38.5℃不必特殊处理,一般1-3个小时会自动退热。如果体温高于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

4

初次蜂疗需严格皮试操作,皮试阴性者方可治疗。蜂毒可引起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头晕、心慌、腹痛、胸闷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酌情处理

蜂疗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stis,OA)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骨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素问·长刺节论篇》:“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中“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覆感于邪,内舍于肾。

蜂疗取穴

主穴:血海犊鼻足三里

配穴:双膝眼鹤顶阴陵泉阿是穴委中委阳三阴交等

辨证取穴

肝肾亏虚证:肝俞、肺俞、肾俞、昆仑

寒湿痹阻证:大椎、关元、风门、阴陵泉

湿热阻络证:脾俞、中脘、合谷、曲池

痰瘀互结证:丰隆、秩边、阳辅

气血亏虚证:关元、心俞、血海

赞赏

长按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sz/2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