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不飘,前途大大好。小护士们,今天小方给大家整理了临床上最最常见的刺激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总结让知识点更清晰,所以快来开始吧!
前列地尔1.配好溶液在室温下可保存48hr或在冰箱贮存7天。
2.配好的溶液只能使用一次,未用完的药液以及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应弃之不用。否则破乳后,游离的PGE1刺激血管,所以注射部位会比较疼,严重的会有血管发红等症状
3.注射用水注入药瓶后应轻轻摇动,直至药粉完全溶解,如发现药液中有微粒,呈絮状或变色,切勿使用。注意避免注入静脉内。
氨基酸1.复方氨基酸含山梨醇、电解质等多种成分,浓度高,能量大,属高渗溶液,对血管壁有刺激性。快速输入血管后,容易损伤血管壁,所以要注意输液速度。
2.需要注意:过凉的输液刺激血管壁,造成血管痉挛而致疼痛。
3.长期输液使局部血管壁受损,引起反射性疼痛,注意血管选择
脂肪乳1.脂肪乳的微粒直径较大,可与氨基酸同时输注。
2.使用本品时,不可将电解质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以防乳剂破坏,而使凝聚脂肪进入血液。
3.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有变色或沉淀;启封后应1次用完。
胺碘酮1.把控给药时间:临床上常用的胺碘酮制剂,其pH值偏低呈酸性,持续静脉滴注刺激血管内膜易于引起静脉炎。因此,在使用胺碘酮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的过程中,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减少静脉给药的时间。静脉盐酸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3~4d,尽早过渡到口服给药。
2.注射部位的选择:首选中心静脉给药,由于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选择上肢静脉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宜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更应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3.防止药液渗漏: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如患者诉注射部位疼痛和灼热,无论局部皮肤有无肿胀均应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或静脉条索状改变时,及时给予甘油硫酸镁湿热敷。
氯化钾1.严格把控浓度和速度:一般用法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ml中滴注(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补钾剂量、浓度和速度根据临床病情和血钾浓度及心电图缺钾图形改善而定。钾浓度不超过3.4g/L(45mmol/L),补钾速度不超过0.75g/小时(10mmol/小时),每日补钾量为3~4.5g(40~60mmol)。
2.在体内缺钾引起严重快速室性异位心律失常时,如尖端扭转型心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反复发作多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等威胁生命的严重心率失常时,钾盐浓度要高(0.5%,甚至1%),滴速要快,1.5g/小时(20mmol/小时),补钾量可达每日10g或以上。
硫酸镁1、应用硫酸镁注射液前须查肾功能,如肾功能不全应慎用,用药量应减少。
2.有心肌损害﹑心脏传导阻滞时应慎用或不用。
3.每次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定时做膝腱反射检查,测定呼吸次数,观察排尿量,抽血查血镁浓度职出现膝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或呼吸次数每分钟少于14~16次,每小时尿量少于25~30ml或24小时少于ml,应及时停药。
4.用药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应及时听诊,必要时胸部X线摄片,以便及早发现肺水肿。
5.如出现急性镁中毒现象,可用钙剂静注解救,常用的为10%葡萄溏酸钙注射液10ml缓慢注射。
6.保胎治疗时,不宜与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如利托君(ritodrine)同时使用,否则容易引起心血管的不良反应
果糖二磷酸钠1.给药前应肉眼观察一下有无特殊情况,轻微发黄并不影响药效。
2.用药注意事项:注射过程中药液外渗到皮下时会造成疼痛和局部刺激。
3.特别警告:肌酐消除率小于50ml/min的病人应监测血液磷酸盐水平。幼儿只在必要时并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想要用最少的时间通过护考吗?
全国最强名师指导,用命题思维精准复习帮你最短时间拿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