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疼痛?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作为人体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疼痛分为急性痛和慢性痛。
急性痛是由于疾病原因,例如脚疼、阑尾炎、骨折等导致;
慢性痛则不仅仅是疾病症状,更多当作疾病来处理。一个月以上的疼痛即可称之为慢性痛,要引起高度重视。
疼痛科的由来
卫生部自年发医院设立疼痛科(代码27)
以癌痛为例,不能等着癌症好了疼痛消失;老年骨性关节炎,也不能等着骨性关节炎好了,疼痛消失。这些疼痛都是需要缓解和治疗的,为此疼痛科应运而生,成为处理慢性疼痛的专业科室。
疼痛是怎样发生的
要想治疗好痛,首先我们要了解疼痛是怎样发生的,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由于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疼痛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必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专科医师才能分清类别,并做出一个相对明确的诊断,然后方能对证下药。
疼痛的两极分化:完全不管或胡乱吃药
1.出现疼痛症状时,随意服用止痛药,感觉自身疼痛有所缓解,这样不仅会损害肝肾功能、造血功能,同时还会掩盖某些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应该首先选择到疼痛科就诊。
2.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只知道内、外、妇、儿科,根本不知道疼痛也是一门可以直接进行检查、治疗、开药的医学学科;此外,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的原因,使得一些病人只重视“救命医学”,即认为心脑血管等死亡率医院治疗。
疼痛科诊疗范围1、全身软组织损害所致的慢性疼痛;
2、需要介入毁损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3、药物镇痛无效需要微创治疗的癌痛;
4、不明原因的疼痛;
5、与神经相关的非疼痛性疾病。
以下疼痛临床综合分类疾病在相关学科治疗后基础疾病已基本治愈,但患者仍然不能缓解疼痛的,可到疼痛科就诊治疗。
1、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外伤后头。
2、颌面部痛: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面部器官源性疼痛。
3、项枕部疼痛:枕神经痛;乳突痛;颈项部肌筋膜痛。
4、颈肩痛:颈椎关节病;颈肩综合征;寰枕畸形;颈肋;肩周炎。
5、上肢痛:上肢血管性疼痛;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前斜角肌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
6、胸部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胸部手术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内脏器疾患侵犯胸壁神经痛。
7、腹痛:腹壁神经痛;腹壁静脉炎;手术后切口痛。
8、腰腿痛:神经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肢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脊椎手术失败综合征;风湿类风湿疼痛;强直性脊柱炎腰背痛;纤维肌痛症;红斑肢痛症;痛风性关节炎;下肢缺血性疼痛;末梢神经炎;跟痛症。
9、中枢性疼痛:由脊髓、脑干、丘脑、大脑皮层发出的刺激而引起的疼痛。
10、心理性疼痛:无明确的病变和组织损害而患者感到有顽固性疼痛。
11、癌性疼痛。
12、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不定陈述综合征。
疼痛科基础治疗手段
从西医角度看,很多人觉得疼痛是无菌性炎症,通过对局部痛点打封闭针治疗就可以解决疼痛问题了,封闭属于一种使用比较大量的激素和局麻药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激素和局麻药作用于局部痛点,可以迅速将无菌性炎症清除了,疼痛就缓解了,病情也好转了,甚至恢复了正常的工作。但如果是治疗慢性疾病,这种治疗方法容易复发了,这种长期的反复打封闭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就像很多人所了解的一样,其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等等。这也就是很多患者对封闭反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中医药角度看,说它是一种痹症,气滞血瘀,用中药疏通气血,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镇痛作用不确切,时而有效时而无效,可悲的是治疗疼痛方面疾病的中药,很多都是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只适合短期内服用,不适合长期服用。
用针灸治疗,通过银针针刺治疗,一方面提高患者的痛阈,也就是说提高对疼痛的忍受力,另外一方面发挥针刺疏通经络的作用,它确实是可以减轻疼痛,但是需要比较长一段时间治疗,一旦停止治疗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症状还是容易出现。
推拿之所以对疼痛有疗效,除疏通气血的治疗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反复推拿能使粘连得到部分松解剥离,从而减轻疼痛。推拿手法由于其对软组织的粘连剥离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反复的推拿虽然可以让微循环及时带走局部疼痛炎性致痛物质,但是推拿本身也会增加这一类疼痛物质。这一病理基础就决定了期疗效是在治疗期间有好转,但是过后还是比较容易复发。这些治疗方案都是造成患者反复来门诊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针刀治疗,它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它的机理是将中西医两种基础理论融为一体,不但发挥了针灸里面针刺穴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把手术刀,可以对局部粘连或者骨赘或者病变的组织清除而达到治疗目的,它作用的机理笔者认为它起最大的作用还是因为使用了西医解剖学上切割病变组织的理论依据。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还有就是口服止痛药物治疗,这类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周围神经营养药物、抗惊厥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等等,不同的疾病、或者同一个疾病的不同疼痛程度所用的药物都不一样。
上面的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治疗疼痛方法,还有一些稍复杂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病灶靶点介入治疗、中枢传导通路毁损手术、中枢电刺激等治疗。
患者对疼痛门诊存在的误区
1.疼痛门诊指标不治本
这个想法是患者对疼痛门诊最大误区。目前国内疼痛专科尚未正式列入医疗建制,有些医生也不了解疼痛医学,许多人还认为“疼痛仅是一种症状”,很少想到疼痛治疗,而目前国医院建有正规化的疼痛专科和病房,这导致不少人误解治疗疼痛只是“治标不治本”。其实,慢性顽固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疼痛治疗能解除病人痛苦,当然就是“治标又治本”。
2.完全消除疼痛才有效
治疗疼痛需要患者坚持治疗,很多人治病心切,恨不得疼痛一下子就能完全消除。其实,治病需要耐心,慢性疼痛更需要耐心去治疗。对于某些疼痛,把疼痛减轻就算成功治疗。原因很简单,很多疾病都是无法完全根治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目前没有办法治愈,只能是把血压、血糖控制在合适的水平。疼痛也是一样的道理,对病因无法根除时,减轻症状就是最好的治疗。
3.轻伤不下火线
无论病人的疼痛程度如何,在治疗时听从医生的嘱咐是很重要的。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明明是腰椎间盘突出,在用药后却不好好卧床休息。还有的有严重的偏头痛,但是不听医生的,仍然每天从事脑力消耗很大、非常紧张的工作,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这样即使是对症治疗,效果也很不明显。
4.老人要多锻炼
老年人锻炼时要避免神经被损伤而发生疼痛,最好选择适量、柔和的运动,如散步等。尤其是体重较重的老人,他们的椎间盘容易受伤,要尽量避免剧烈的运动。
医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