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紧急处理你知道多少

导语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压力和大气压将一定量的药物、电解质和无菌液体由静脉输入人体体内的方法。静脉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性反应,如发热反应、肺水肿、空气栓塞、静脉炎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统计显示:静脉输液导致不良反应占56.7%。因此总结输液常见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如下:

来源:中卫护研院(ID:ZWINIM)

一、发热反应

在输液期间,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及发冷等症状。发热反应较轻患者的体温会在38°左右,而发热反应较重患者会在初期阶段出现寒战,但随着病症恶化会出现高热现象,则体温高达40℃—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1、发热反应较轻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汇报主治医师,密切观察;发热反应严重时,立即停止输液,汇报主治医师,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3、遵医嘱用药,予物理降温,更换衣物,温水擦浴等,注意保暖。

4、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处理过程。

5、及时上报药剂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6、保留输液器和剩余药液于冰箱,以备检验。

二、急性肺水肿

咳嗽、胸闷与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若患者病情严重,痰液会在鼻腔或者口腔中有涌出。对患者肺部区听诊时,会听见心率不齐、节奏快及湿啰音等。

1、立即停止输液,指导患者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汇报值班医生。

2、高浓度给氧(6-8升/分),同时将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或遵医嘱使用无创呼吸机。

3、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等药物。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

5、给予心理护理。

6、记录抢救过程。

7、加强巡视,密切观察,重点交接班。

三、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以及人为因素下造成的空气进入机体内静脉,直至心脏,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的现象。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少,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大,则会引起机体严重缺氧,造成立即死亡的严重后果。

患者会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者胸部不适症状,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在患者的心前区听诊时,还会听见水泡声。

1、立即关闭输液装置,置患者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汇报值班医生。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予氧气吸入(一般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纯氧)及药物治疗。

3、给予心理护理。

4、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5、重点交接班。

四、静脉炎

分红肿型、硬结型、坏死型和闭锁型。红肿型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皮肤红肿、触痛或疼痛;硬结型表现为局部灼热感疼痛、静脉变硬并有条索状感;坏死型表现为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闭锁型表现为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1、立即停止在此处输液。

2、局部抬高制动。

3、局部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min;或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min;或中药如意黄金局部外敷等

4、合并全身感染者,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1、输注高渗性溶液时,应选择最适合的静脉,首选中心静脉,如可能,可在输注高渗液后输入等渗液等以减轻高渗液对静脉壁的刺激;

2、尽量减慢输液速度,缩短输液时间;

3、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留置导管,妥善固定

五、渗出和外渗

渗出为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外渗即为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静脉针头部分或全部脱出血管,局部静脉内压增高,如血管硬化、输液速度过快等。

输液部位灼烧痛或刺痛,患部肿胀,皮肤紧绷/发亮,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浸润部位周围皮肤温度较低等。外渗严重者可出现水疱、骨筋膜室综合症等。

正确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选择合适的留置导管,严密观察,尽早判断。

1、停止在原部位输液;

2、抬高患肢;

3、局部湿敷,以减轻疼痛;

4、外渗者需回抽药液,尽量减少在组织内的药液,并进行唤醒封闭以减轻局部缺血缺氧坏死,此外可以使用拮抗剂;

5、给予心理护理。

(天津中医院刘芳谷晓玲)

参考文献

1.马敬华,崔玉庆,王晶晶.护理安全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14(4):-.

2.冉琼,张成责,唐佳玉,等.护士、医生与临床药师合作处理静脉输液相关药患纠纷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48(3):-.

3.张海燕,张流利,余洁玲,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30(9):-.

4.陈凤姣,毛凌.输液性静脉炎预防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31(19):-.

5.李旭萍.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综述[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11):-.

6.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

7.贾春莉.静脉输液外渗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3):83.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如未注明出处,则来源于网络,因找不到原作者无法署名,我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转载本文旨在帮助更多的护士,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syz

.







































中科白癜风微博
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sz/1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