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蕴含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更常见,静脉血栓曾被以为是少见病,未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近十余年来,临床医学界逐步认识到静脉血栓的栓塞症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的危险性。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一个问题,或许有些患者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患肢深静脉血栓,那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深静脉血栓呢?一起来看看吧!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原因
1静脉血流滞缓长时间卧床,缺乏下肢肌对静脉的挤压作用使血流滞缓;
血流滞缓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
约2/3人群的左髂静脉被右髂总动脉跨越压迫,又受第3腰椎椎体挤压而血流不畅,容易发生血栓,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左侧多见。
2静脉壁损伤常见的损伤因素:
静脉内长期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大型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
术中和术后因组织损伤引起血小板集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增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医院周围血管病外科的专家表示,深静脉血栓其实离咱们并不远,比如玩电脑时间过长,突然胸闷、呼吸困难、晕厥、猝死,大部分便是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
有些老年人爱打麻将,长时间坐着,也很容易引起静脉血栓;
另外,还需要注意“经济舱综合征”,连着坐两个小时的经济舱不动,也能形成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这个疾病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对于这个疾病不够了解的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大病,不注意生活中的预防,等到疾病发生了,往往悔之晚矣。
长期卧床病如何预防---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增加病人的活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病人不能下床活动之前,病人家属应每日给病人做下肢的按摩,重点是按摩下肢的肌肉组织。
按摩时,应从下而上的循序进行,每次重复按摩时都应从小腿远端开始,这样能加速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加速血液流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很有效的。
如果再穿上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定时做下肢的充气按摩,预防效果会更好。
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床的病人,尽量自己活动下肢,特别是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可以充分调动小腿肌肉泵或“第二心脏”的作用,能加速下肢静脉血的流动速度,可以收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孕期及产后怎样预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从妊娠4个月开始就应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应摒弃传统“坐月子”的陋习,经常做下肢的屈伸活动,可以调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增加静脉血流速,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
仰卧床上,抬高双下肢,使两腿交替屈伸,像骑自行车一样的动作。活动的重点膝关节和踝关节,这样可以降低下肢静脉的压力,加速下肢静脉血的流速,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有条件的应购买进口的循序减压弹力袜,可选择弹力在15~20毫米汞柱的弹力袜即可。也可用弹力绷带包扎双下肢,只需包扎至膝关节下方3~5厘米即可。这样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在下肢停留的时间,也能有预防效果。
长期坐在电脑前怎样预防---下肢和双足定时做踩缝纫机的动作。
多饮水,保持血液稀释状态。
多吃水果。
长途飞行怎样预防---长途飞行为什么会导致静脉血栓症呢?
原因在于:飞机内座位小,尤其以经济舱更为多见,每个人都是一个挨一个坐,活动空间十分狭小,旅客的脚踝、膝部到大腿骨只能呈三个九十度的弯曲,这样的姿势降低了全身的血流速度,又因飞机内空调的关系,使空气干燥,人体在此环境下很容易脱水,血液粘稠度就会增高而导致发病。
因此,长途飞行时不要久坐,多起来活动行走,多做小腿和足部的伸展运动;不要喝酒或长睡,多喝水;最好穿弹力袜;
医院周围血管病外科专家提醒大家,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是下肢突然肿胀,休息后不见消退。更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时的深静脉血栓如迁移至肺部,就会形成有致命威胁的肺栓塞。
肺栓塞症状最多见的仅仅是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特别是在运动、劳累后。这就需要平时多注意观察身体,当发现身体不适,医院就医。
好东西与朋友分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拥有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