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病毒性脑炎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而阿昔洛韦注射液具有广谱抗病毒,价格低廉的优点,成为我科室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首选静脉用药。
注意
阿昔洛韦注射液也有致命性缺点,高渗透压极易造成静脉损害。
静脉用药患者中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尤其同时合并使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的患者,引起局部血管红肿、疼痛、条索状硬化,甚至局部出现水疱、荨麻疹、静脉血管闭塞消失,给患者造成痛苦,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疼痛,也变相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此表达不满。
为保障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和满意度,预防或减少医患纠纷,我科护理人员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了预防和处理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引起的静脉炎的方法。
1.静脉炎的判定标准
0级:患者输液局部无红肿痛等症状;
I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II级:输液部位有疼痛感并同时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III级:输液部位有疼痛感伴发红和/或水肿,并有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IV级:输液部位有疼痛感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并有条索样物形成,且可触摸到的条索状静脉超过2.5cm,可有脓液渗出。
2.阿昔洛韦易引起静脉炎的原因
化学性损伤
1.血浆pH值正常为7.35~7.45,超过此范围无论是过酸过碱,都可以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发生静脉炎。阿昔洛韦pH值为碱性,静脉输入后引起血浆pH值、血浆渗透压改变,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产生静脉炎。
2.阿昔洛韦属于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若输入速度过快,超过血管的应激能力,或长时间滴入血管,持续刺激血管,均可导致内皮细胞破坏。加之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血管的化学炎性反应。
3.消毒液微干即穿刺,将消毒液带入血管,也可引起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微粒因素及物理因素
1.引发静脉炎的微粒主要来源于阿昔洛韦注射液本身的结晶,由于阿昔洛韦药物浓度高,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可随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壁刺激损伤,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变得不光滑,引起血小板的黏着,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输液器具选择不当。普通输液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自身溶解出纤维、微粒,而且对液体中的微粒阻挡能力弱。
3.不当的配液操作环节。输液过程中未达到无菌技术要求。
4.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
污染因素
主要指输液器污染、针头污染、配药后时间过长污染。如储存和取用棉签二次污染。开口棉签存放时间在8h时段,细菌污染数已明显超过卫生标准。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机械性刺激
同一静脉周围反复穿刺输液(超过三次),穿刺方法和穿刺点选择不当,或硅胶管、塑料管在血管内留置过久,均可造成静脉损伤。
病毒性脑炎患者患病时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需常规交替静脉滴注20%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进行脱水,以降低颅内压。甘油果糖和20%甘露醇对血管的刺激增加了静脉的损伤程度。
要控制静脉炎,首先是做好预防,在临床上要求护士掌握相关知识,针对其诱发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层面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而达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是我们的责任。
3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
1.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将不溶性微粒严格控制在5μm以下,其过滤精度大于或等于95%,能够有效阻挡微粒进入人体,减少微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2.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应该选择弹性好、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易固定的部位。有计划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造成静脉壁损伤。静脉输液应遵循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的原则,为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回流障碍,输液时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
3.据静脉管径粗细,为了保护好血管,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但临床上观察发现,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几率越高。因此,留置时间视患者局部情况而定,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4天。持续大剂量静脉快速输液患者,尽量选择深静脉置管。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从液体的配制到输液完成的整个护理工作中,护士都应严遵守无菌技术规程。
5.阿昔洛韦mg输注时间应确保在1小时以上。
6.输液肢体保暖,用热水袋(水温60~70摄氏度)给病人的输液肢体保暖,改善血循环,加快静脉回流。如冬季配置的阿昔洛韦溶液温度过低,输入前也应该复温,防止寒冷液体输入引起静脉痉挛。
7.输液时还要加强巡视,重视病人的主诉,发现有异常时,立即拔除针头,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并发症的严重性降到最低。
8.25%奴夫卡因和2%山莨菪碱混合药液外擦可治疗阿昔洛韦引起静脉炎。范围超过患处3cm~5cm,间隔2h--3h重复应用。2%山莨菪碱为扩张皮肤浅表静脉的首选药物。对奴夫卡因过敏者禁用。
在患者首次使用阿昔洛韦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提前告知它容易引起静脉炎和有效的预防方式。切勿等患者出现静脉炎时再给予说明,以免患者和家属误以为是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引起,对我们产生不满情绪。
参考文献
KathyKokotis.preventingchemicalphlebitis[J].nursing,1998,28(11):41.
张维琴,张静.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0(21):-
桑丽清,朱曙东.产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72-74.
汤云,潘丽英,宗云.20%甘露醇加温静滴预防静脉炎的临床研究.临床护理杂志.2006,5(3).7-8.
许华,肖东.静点药物性静脉炎和疼痛发病机制的探讨及防治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7-718.
董雪云.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防护[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6):-.
孙艳丽.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护理[J].护理管理杂志,.4(11):30-31.
作者:一枚小护
图片:作者提供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贵阳儿童白癜风